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看長春藥價有啥變化

  • 發佈時間:2015-06-10 07:38:27  來源:長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春晚報記者 孫霄

  9日上午,紅旗街附近的一家藥店剛開門,市民熊女士便走了進來,“聽説政府定價這個月就取消了,我尋思這都一週多了,藥價是不是降下來了?”然而,讓她失望的是,自己常買的幾種藥價格還和之前差不多,僅有幾毛錢的變化。

  6月1日起,根據國家發改委、衛計委、人社部等七部門日前聯合發佈的《關於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絕大部分藥品幾十年來的政府定價就此取消了。藥價一放開,市民議論紛紛,有擔心漲價的,有期盼降價的。長春晚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我市大部分藥品的價格未出現明顯波動,對於未來藥價路在何方,業內人士也各執一詞。

  攝影 陳英才

  藥價放開後,我市藥價還未作出反應。

  □政策

  2000多種藥價“市場化”

  多部門聯發的《關於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及《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中規定,自6月1日起,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仍暫時由國家發改委實行最高出廠價格和最高零售價格管理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藥品價格,而在取消政府定價的藥品中,醫保基金支付的藥品,專利藥品、獨家生産藥品,醫保目錄外的血液製品、國家統一採購的預防免疫藥品、國家免費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藥品和避孕藥具會通過特殊方法和機制形成價格,其他藥品都由生産經營者依據經營成本和市場供求情況,自主定價。

  業內人士透露,此次所涉及到的藥品種類在2000種以上,絕大多數的日常用藥都在價改範圍內。

  □市民

  盼降價的天天看 怕漲價的成捆買

  熊女士今年53歲,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她告訴記者,自己每月的藥費在千元以上。

  “除降壓、降糖藥外,還要買注射器和試紙,一盒試紙就80多元,能劃醫保卡的我就上醫院,卡裏沒錢了就來藥店買,每月怎麼也得八九百元。”熊女士説,自己和老伴年紀大了,免疫力不好,平時感個冒、失個眠也是常事,七七八八地加在一起,每月光吃藥就得花1000多元。

  最近,熊女士得知藥價放開的消息,又聽很多人議論説,這回藥店為了生意,肯定得降價,這兩天,她天天去藥店,把常買的藥看一遍,卻發現始終沒啥變化!“就降了幾毛錢,還因為是會員。”她失望地説。

  “自由”了的藥價,引起市民的熱議,除了像熊女士這樣滿心歡喜,天天到藥店看看的“降價派”外,還有很多人支援“暴漲論”。“現在好多藥都是專利的,特別是中藥,不都説什麼獨家配方嘛,藥價一放開,肯定得漲價,我總吃中藥,得趕緊多買點兒。”市民陳大爺手裏拎著兩大捆藥盒,他常吃的兩種治胃疼和治哮喘的中藥,這次都一口氣買了10盒。

  □藥店

  藥價調整還沒來 最怕醫院“搶飯碗”

  紅旗街附近有十幾家藥店,記者走訪發現,大多數藥品的價格還沒有出現大幅變動。

  “部分藥品可能有塊八毛錢的降價,但那是我們會員日的活動價。”某藥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該藥店的徐經理也透露説,以前有政府定價時,藥價也不是一成不變,銷售價要看進價,藥企定價得依據政府最高限價,這個過程中會産生價格浮動的空間。“藥價改革的事,我們都看到通知了,但大多數藥企目前還沒動作。藥價今天貴一塊,明天便宜五毛,都屬於原本就有的正常浮動,除非出現暴漲或大跌,否則很難説就是因為新規。”他解釋道。

  比起藥價變化,經營者們更擔心的是未來的市場競爭。“特別是公立醫院,他們在採購藥品方面會享受到補助,成本比我們低,藥價放開後,我們再降價也低不過醫院,人們肯定更願意去醫院買藥了。”他擔憂地説,自己的藥店離一家大醫院很近,以後能不能開下去還很難説。

  □業內

  這回都是新手 就等“出頭鳥”

  定價“自由”了,各大藥企、藥廠可以説是將營利的生殺大權握在了自己手上,目前,暴漲和降價的消息都已經傳得沸沸颺颺,為何他們還按兵不動呢?

  某大型醫藥連鎖機構的負責人透露説,雖然政府出臺文件取消了藥品定價,但這畢竟只是一個政策,具體該怎麼操作,業內還得自己理出個頭緒。“跟著政府定價走這麼多年,突然就‘自由’了,無論多大的企業,説到自主定價,都只是個新手。現在是漲好,還是降好,誰也拿不定主意。”該負責人表示,如今醫藥企業多如牛毛,市場競爭激烈,誰冒失地先大幅改價,都難保判斷是否正確。因此,雖然政府出臺的政策對藥企無疑是利好,但在整個市場都是“零經驗”的情況下,大家都不想先發,而是等著別人做“出頭鳥”,藥價可能還會僵持上一段時間。

  □專家

  市場有規律 別怕暴走

  “市場是講規律的,價格的改變必然影響銷售,如貪圖暴利猛漲價,超出大多數人的消費能力,供求關係就會失衡,企業也會受到規律的懲罰。”市場經濟學房教授表示。除藥品外,大多數日常商品本是市場調價,如今也都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價格體系,藥品也只是走上了這樣的一條路而已,所以市民不必恐慌藥價暴漲,也不要把希望都寄託在“白菜價”上。

  □醫生

  病不能耽誤 藥不能亂囤

  “病不等人,藥也不等人,吃藥就是為了給自己治病、保健,不能因為藥價的‘末’,就耽誤治病這個‘本’啊。”聽聞熊女士、陳大爺等部分市民的心理,長春中醫藥大學的李博士表示出自己的擔憂。她告訴記者,一方面病情肯定不能延誤,另一方面,絕大多數藥品特別是中草藥、中成藥,都是有保質期、保鮮期的,一旦因為大量囤積而過期,藥效流失不説,還有可能從藥變成“毒”。她建議市民,無論是等著降價再買藥,還是趁沒漲價大量囤藥,對身體健康都是有風險的,切莫為了逐價格之“末”而忘了治病之“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