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本市場是中國製造驅動力

  • 發佈時間:2015-06-09 11:01: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與消費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新和創業不同,工業製造領域的創新需要的資本巨大,動輒幾個億甚至於幾百億的投入,這不是一般的VC可以承擔的,需要構建一個新的資本體系。目前國家考慮從資本制度上提供疏通渠道,也正是解決工業4.0時代資本需求的實際方案。在英國發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同時,英國的倫敦交易所就一直扮演重要角色,我們可以認為,資本市場一直與工業革命並存,相互促進了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

  ■德國提出的工業4.0概念,主要是以CPS(資訊物理融合系統)為技術核心,實現縱向整合、端到端整合和橫向整合的新工業價值生態,這三個階段體現了工業4.0從簡單到複雜、低級到高級、封閉到開放以及現在到未來的基本特徵。筆者結合自己的理解,把工業4.0定義為高度自動化、高度資訊化和高度網路化。

  正本清源説工業4.0概念

  目前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成為媒體和投資人關注的焦點,但由於工業4.0主要來自德國,考慮到語言和專業限制,大多難以深入理解德國工業4.0概念和體系。

  在德國提出工業4.0概念之前,大家公認的幾次工業革命是以機械化為特徵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以電氣化為特徵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及還無一個公認的結論的以資訊化為特徵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哈佛商業歷史學家錢德勒曾經在《資訊改變美國》中表示,想把這本書的名稱定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可見錢德勒是認同把資訊時代定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

  對於德國提出的工業4.0概念,對應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按照德國相關機構發佈的資料顯示,工業4.0主要是以CPS(Cyber-Physical Systems,資訊物理融合系統)為技術核心,實現縱向整合、端到端整合和橫向整合的新工業價值生態,這三個階段體現了工業4.0從簡單到複雜、低級到高級、封閉到開放以及現在到未來的基本特徵。筆者結合自己的理解,把工業4.0定義為高度自動化、高度資訊化和高度網路化(三個高度化標準)。

  與工業3.0不同,工業4.0擁有一個新的詞彙——高度網路化,這實際上是給傳統的製造業添加了網際網路的基因。雖然CPS最早由美國于2006年提出,但由於德國裝備製造業規模比較大,而美國在化工、電子工業等領域的優勢明顯,CPS是智慧設備跟智慧産品之間的網路化連接,同時也是基於嵌入式系統發展而來的,德國在嵌入式系統方面擁有領先地位,因此,德國工業4.0體系採用CPS作為技術核心也就不足為奇了。

  工業4.0的技術核心CPS是一個讓人困惑的詞彙,但它的技術基礎一點也不陌生,例如感測器物聯網、工業無線網、工業大數據等等,這些新興詞彙結合到傳統的IT應用(諸如PLM、CAD、MES、ERP、SCM、OA等),就形成了具有實際意義的CPS系統。由於各個系統的技術標準可能不統一,要實現真正適用的CPS系統,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系統的管理也會非常複雜。

  與前三次工業革命一樣,工業4.0不僅僅在技術上有創新之處,由此帶來的商業模式變革也值得讀者關注,比較突出的變化是製造業服務化,在工業4.0體系中被稱為服務網際網路(Internet of Services, IoS)。

  傳統工業産品的交付一般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買家購買了産品之後,一般不需要賣家提供更多的服務,大部分需要賣家提供服務的時候都是維修故障。在工業4.0時代,賣家交付給買家的産品是具有智慧的,它可以不斷記錄消費者使用産品的情況,並把這些資訊反饋給廠家,廠家可以根據使用情況提供更多的服務,這樣,企業就實現了新的價值創造,這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為工業製造構建新的資本體系

  作為歷次工業革命發展核心驅動力之一的資本,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的利用,需要引起中國企業足夠的重視。目前我們還處於工業4.0時代的初期,也就是工業4.0技術應用的大爆炸的前期,雖然有大量的金融資本不斷介入,但生産資本還比較缺乏,技術的應用模式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證實。

  與消費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新和創業不同,工業製造領域的創新需要的資本顯然非常巨大(與消費網際網路創新需要的幾百萬投資相比),動輒幾個億甚至於幾百億的投入,這不是一般的VC可以承擔的,這需要構建一個新的資本體系。目前國家考慮從資本制度上提供疏通渠道,也正是為了解決工業4.0時代資本需求的實際方案。

  對於已經上市或在三板的企業來講,已經具有融資渠道和能力,可以通過針對工業4.0領域的創新獲得較好的估值,並利用增發等手段獲得擴展生産所需要的資金,同時還可以借助自己對工業4.0的深入理解,收購一些可以滿足自己未來競爭優勢的創新企業。實際上,這也是資本驅動力在工業革命以來的重要作用,在英國發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同時,英國的倫敦交易所就一直扮演重要作用,我們可以認為,資本市場一直與工業革命並存,相互促進了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

  工業4.0時代的機會不僅僅屬於已經上市的企業,一些有野心的企業家可能擁有更大的機會,那就是開創一個新領域的機會。如同當時個人電腦産生的初期,傳統的諸如IBM是無法想像個人電腦在人類社會的廣泛存在,因此也就錯過了提供個人軟體或部件(諸如CPU等)的機會。當時擁有遠見的年輕人比爾·蓋茨投身個人軟體領域,成為IT時代的翹楚,也不過是在20多年前發生的創業故事。

  在工業4.0領域,肯定會産生一些跟傳統工廠不同的價值創造體系。通過生産製造的確可以産生價值,但在可能的未來,也許會在服務網際網路産生一些工業4.0企業,這種企業多半不會是諸如百度、阿裏和騰訊一類的網際網路企業,它可能會對生産製造有很深入的理解,同時也能夠理解消費網際網路在新工業價值生態中的定位,從而改變工業4.0時代的競爭規則,這樣的企業家肯定會出現。

  中國製造的工業4.0挑戰與機會

  中國製造業在近三十年發展迅速,並成為全球製造業的一極。但是,在中低端為主的中國製造轉向中高端為主的中國創造過程中,中國企業家遇見的困難大大超出了想像。事實上,從工業革命的歷史來看,人口紅利的確可以為工業化進程提供便利,但僅僅依賴人口紅利,顯然無法促進其産業升級換代。

  毫無疑問,中國製造業所面臨的不僅僅是挑戰,它們所能夠獲得發展機會也許要遠遠大於其挑戰。筆者認為,中國龐大的市場機會是我們發展的最大優勢。走在工業4.0前沿的德國,其領土面積不過相當於兩個廣東,對國外市場的依存度高,而中國領土面積就與整個歐洲近乎等同,內部市場就足以支援經濟快速發展。作為一個“洲際”市場,加之“一帶一路”所覆蓋的地區,中國的市場有著非常大的增長空間,才有現在拿“市場換技術”的優勢。

  但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當産業的觸角伸向國外,僅僅依靠龐大的市場是不夠的,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要有核心技術支撐。所以,我們可以認為,“一帶一路”和“中國製造2025”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一帶一路”為中國製造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而中國製造為“一帶一路”提供了可變現的價值。

  不僅如此,中國製造要實現彎道超車,必須通過創新思維,把劣勢變為優勢。從中國製造業的實際來看,總體表現為自動化程度和資訊化程度不高,這些不足可能還會發展成為一個優勢。筆者認為彎道超車是存在的,至少可以少走一些彎路。中國製造業大多數停留在工業2.0的階段,甚至有一些還停留在工業1.0的範疇。我們有機會在前瞻性地看到工業4.0的發展方向後,夯實基礎,借鑒國外工業發展的經驗,快速實現自動化和資訊化。

  筆者認為,2015年是工業4.0時代的元年,在未來十年時間,中國製造將在《中國製造2025》規劃以及工業4.0理念的指引下,成功地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華麗轉身。其中,中國資本市場也將孕育巨大的投資機會,中國投資人也將從中分享中國製造的發展機會。

  (作者係工業4.0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