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貿民品貸款緣何成為銀行眼中“燙手山芋”

  • 發佈時間:2015-06-09 10:22:56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民貿民品貸款優惠利率政策主要是為了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民貿民品定點生産企業的信貸支援。長期以來,這項政策對推動相關企業擴大經營規模,保障少數民族特需商品的生産供應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近日,寧波專員辦對轄內某金融機構申請民貿民品貸款貼息資金有關情況開展了實地審核和調研,發現在政策具體執行過程中,實際情況與設計初衷有所偏離,需要對政策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金融機構承辦民貿民品貸款積極性較低

  目前民貿民品貸款利率比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低2.88個百分點,不得上浮,獲得貼息後實際收益水準也僅為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若依市場化的信貸原則,很多民貿民品企業屬於信用等級較低的小微企業,正常情況下貸款定價要求上浮,甚至可能無法獲得信貸資金。在限定貸款利率的情況下,金融機構要求的風險緩釋措施必然相應提高,如要求提供抵押物等,客觀上造成企業獲取貸款的難度增加。

  依據人民銀行相關規定,逾期貸款利率按借款合同載明的貸款利率水準加收30%-50%確定。由於民貿民品貸款合同載明利率為優惠利率,本身已較低,加之政策規定對逾期貸款從逾期之日起不再給予貼息,導致民貿民品貸款出現逾期後執行的逾期利率遠遠低於其他貸款,甚至大幅低於基準。實際上,政策對於逾期行為主體即貸款企業沒有懲罰措施,而對逾期行為的受害者即金融機構未實施利益補償。

  貼息資金申請程式複雜增加金融機構的時間和人工成本,進一步降低貸款收益水準。由於資金申請鏈條長且涉及部門多,到位時間一般都晚于結息時間;地方財政對貼息資金缺口未先行墊付,導致四季度的補貼遲遲不能到位。在此情況下,金融機構在企業歸還到期貸款後不再續貸,直接對企業日常運營造成不利影響。

  以上種種,使得民貿民品貸款成為銀行眼中的“燙手山芋”。即使由於各種原因投放了貸款,也可能加重企業日常貸款過程中的隱形負擔。特別是在貸款出險可能性增大時,金融機構更傾向於採用相對激進的風險控制措施,進一步加劇企業經營風險。

  享受優惠利率政策沒有門檻易扭曲市場行為

  對單戶企業享受優惠利率的民貿民品貸款金額未作限制。這本身就與貼息資金存在預算約束有一定的矛盾,更有可能導致強者愈強、弱者出局,不利於形成良性的市場競爭,甚至造成一定的市場壟斷,對穩定特需商品的生産和供應不利。同時,由於某些商品存在較為明顯的自然增值特性(如邊銷茶,在庫存一定期限後,其價格隨著陳化時間增加甚至成倍上漲),企業申請流動資金貸款大部分用於增加庫存,銷售量與庫存量不配比的情況較為突出,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謀取存貨增值利益。貸款並未真正用於彌補企業營運資金缺口以擴大民貿民品經營規模,但仍可享受低息,也嚴重違背了政策初衷。

  目前在確定民貿民品定點生産企業時,設定了企業生産銷售民族特需品不低於總生産銷售量10%的要求。當前,一些民族特需商品已經脫離地域文化限制,逐漸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如邊銷茶等在少數民族以外地區日漸形成龐大需求),定點企業的銷售渠道也不再僅限于滿足少數民族需求。對於企業滿足其他人群的需求擴大規模所舉借的貸款,不應同樣享受優惠利率。

  基於以上情況,建議對現有民貿民品貸款優惠利率政策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一是調整民貿民品貸款貼息方式,實現適度權責對等,調整風險和利益在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配置。

  可考慮將貼息申請主體由金融機構調整為定點生産企業,直接對企業按貸款金額給予2.88個百分點的補貼;對金融機構貸款定價給予一定的自主定價空間,實行上浮比例控制。這樣不但有利於提高金融機構積極性,也對企業形成有效約束。更進一步,可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對貸款擔保機構給予一定的補貼,以提高定點企業通過多種擔保方式獲取融資的能力。

  二是對享受優惠利率貸款適當增加限制條件,形成一定的獎懲激勵機制。

  對享受優惠利率貸款的定點企業,設定更高的民族特需商品生産、銷售比例要求,或者增加在民族地區銷售佔比的底限要求。同時,應考慮對單戶企業年度貼息金額進行規模上限控制,建立享受優惠利率貸款金額與特許商品生産銷售規模、民族地區銷售規模和比例的掛鉤機制。通過調整和完善政策,以最大限度發揮貼息資金的引導作用,更好更高效地實現政策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