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依法規範事權必須抓緊

  • 發佈時間:2015-06-09 10:21:48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省管縣財政體制改革的初衷是加快省對縣財政轉移支付和資金調度速度,緩解縣鄉財政困難,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日前,記者在某縣調研時了解到,由於省對縣轉移支付項目多、資金分散,加上受人手少、時間緊、地域廣闊及某些政策因素限制,省財政對縣資金轉移支付的監管沒有及時全面跟進,造成某些資金使用效益低下。

  記者發現,中央及省財政對該縣下達的涉農資金(含涉農補貼)項目多達20多項。這些資金分散在發改委、財政、農業、農發(農業綜合開發)、農綜(農村綜合改革)、農機、畜牧、扶貧、水利、林業、民政、環保、教育、衛計、科技、交通、電力、通訊、商務等近20個部門。項目多,單筆項目資金規模小,縣級財政無法統籌,縣級層面的涉農資金沒有整合,“撒胡椒面”現象比較嚴重。再加上監管不力,一些專項資金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移花接木、轉移挪用等現象。

  此外,由於省直管縣體制僅僅限于財政體制方面,與轄區內的行政、人事管理體制沒有聯動,造成市、縣財權與事權不匹配現象突出,由此引發了市、縣矛盾。由於行政審批權力過於集中在市級,造成市對縣“統得多、管得死”。其中最突出的問題表現在,市對縣將開展的檢查評比活動與幹部調整、財政獎補掛鉤,一方面造成縣級缺乏謀劃經濟發展的主動權,另一方面在市、縣層面上出現了“該管的事情管不了、不該管的事情卻管得過多、過細”等現象。這樣一來,一些部門就不惜動用人力、物力和財力,搞“樣板工程”,以此來應對上級的檢查評比,浪費了大量財政資金。

  因此,不論是實行省管縣體制,還是實行市管縣、省市共管縣體制,都應依法規範事權,尤其是要做到依法簡政放權,讓縣裏的事情縣級做主,縣域經濟發展才能更具活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