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順豐牽頭民營快遞“四大”整合資源 快遞自提櫃加速百米衝刺

  • 發佈時間:2015-06-08 07: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鐸 王運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後一公里”難題長期存在,快遞巨頭選擇“抱團”發力。民營快遞四大巨頭順豐、申通、中通、韻達,以及物流服務商普洛斯日前聯合發佈公告,共同投資創建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運營面向所有快遞公司、電商物流使用的24小時自助開放平臺——“豐巢”智慧快遞櫃。在業內人士看來,巨頭“抱團”發力自提快遞櫃將使資源更加集中、高效,但由於自提快遞櫃佈局涉及小區物業等多方利益和政策問題,前景仍不明朗。

  抱團發力

  快遞巨頭抱團發力成為此次智慧快遞櫃佈局的最大看點,穩坐民營快遞頭把交椅的順豐速運成為領軍人物。順豐速運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順豐為“豐巢科技”最大股東。根據豐巢科技工商註冊資訊顯示,豐巢科技法定代表人正是順豐掌舵人王衛。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豐巢科技初期投資為5億元,其中順豐持股35%,申通、中通和韻達各佔股20%,普洛斯佔股5%。豐巢科技方面表示,投資方將不直接參與豐巢科技的運營管理。

  在抱團發力下,資源集中成為豐巢自信的根本。豐巢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創始股東團隊不僅聚合了順豐等老牌快遞公司逾20年的物流服務經驗,還包括五大物流巨頭在國內總共擁有的超過8.7萬個的服務網點,85萬名一線配送人員每日遞送快件數量佔全國總數的50%以上。豐巢科技將公司願景描述為,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豐巢”。

  破題末端配送

  由於配送成本高、效率低下,末端配送一直是國內快遞業面臨的難題。為此,國內快遞企業探索出多種方式欲破解該難題,智慧自提快遞櫃成為理想模式之一。智慧快遞櫃主要由螢幕、錄入設備、掃描設備、支付設備及多組不同大小儲物櫃組成。快遞員到達時,會先在智慧快遞櫃上確認身份資訊,錄入快遞單號、收件方手機號碼等,然後快遞員便可以使用系統自動彈開的空閒櫃子,當快遞員放入包裹並關門後系統會自動通知收件人,包括網點地址、驗證密碼。 收件人收到短信之後,只需在相關網點終端輸入驗證密碼,便可驗貨取件。據了解,目前一台智慧快遞貨櫃成本在4萬-5萬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智慧快遞櫃不僅能提供24小時服務,同時還能大幅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此外,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目前智慧快遞櫃均已聯網,服務更加智慧化、便利化,還能提供廣告等附加服務,這也是吸引速遞易等第三方快遞櫃服務商入局的原因。

  豐巢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豐巢”智慧快遞櫃將在強有力的資金支援下快速進駐,年內將完成中國33個重點城市過萬網點佈局,並與萬科物業、中航地産、中海物業等地産物業核心企業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網際網路+”政策基礎上的新型智慧快件櫃服務市場。目前完成的“豐巢”智慧快件櫃産品設計已覆蓋物流快遞、社區服務、廣告媒介等領域,並通過移動終端實施自助操作和安全保障。在豐巢看來,統一標準的設施和營運方式可以迅速複製和眾包管理。

  牽扯各方利益

  方便、高效讓智慧自提快遞櫃模式受寵,然而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自提快遞櫃在社區佈局時卻並非那般“便利”。自五六年前智慧自提快遞貨櫃引入中國後,該模式一直被快遞公司和第三方企業所嘗試,但目前仍面臨不小阻礙。

  3月,韻達曾宣佈與第三方展開闔作,在北京、上海等12個省市佈局智慧快遞櫃。此外,包括京東、順豐、中通等多家快遞及電商企業在內,也均曾佈局自提快遞櫃,但目前該模式在社區中並未得到很好的應用和推廣。

  快遞專家趙小敏表示,智慧快遞櫃在社區佈局中牽扯各種利益,不僅難以協調,同時由於物業早期未做規劃,也涉及政策等方面問題,“ATM機應該是比較被居民接受的一種便民設施,但ATM機也並未在社區得較好佈局”。消費者使用習慣也是影響快遞櫃佈局的一個重要因素,“送貨到府”已經成為行業標準。

  快遞業“最後一公里”末端配送除了直接由快遞員送貨到府外,消費者自提也是一種重要模式。除了智慧快遞櫃外,還包括快遞公司與便利店、小區物業等直接合作。目前,菜鳥網路通過與社區菜店、便利店等合作建立的菜鳥驛站成為覆蓋最廣的末端配送網路。消費者在網路購物時可以直接選擇送貨至相應菜鳥驛站進行自提。趙小敏表示,豐巢自提貨櫃短時間內不會與菜鳥驛站産生直接衝突,“畢竟阿裏握有流量資源”。在趙小敏看來,豐巢智慧自提貨櫃反倒是能與順豐商業合作。日前,順豐推出嘿客升級版線下店——順豐家,升級的關鍵內容便是更好地提供社區服務。

  北京商報記者 李鐸 王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