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上海:重構城市發展新動力

  • 發佈時間:2015-06-08 05:46:3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排兵布陣之際,上海清醒地看到,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和日趨提升的轉型創新面前,上海科技領域中的傳統優勢也在遭遇嚴峻考驗。就體制機制而言,諸多因素還在制約著科技創新的活力;就創新環境而言,科技創新的“實驗室成果”和“産業鏈産品”之間常常存在難以打通的“最後一公里”;在人才方面,鼓勵創新人才所需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還遠遠不夠。上海必須依靠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重構城市發展新動力——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對上海而言,現在既有搶佔科技制高點的緊迫感,也有著要開“第一花”的信心。

  5月26日,《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正式出臺。“上海發展到了沒有改革創新就不能前進的階段,中央要求我們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我們必須依靠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重構城市發展動力。”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手持這份凝聚著整個上海智慧的《意見》這樣説。

  那麼,圍繞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海將如何行動?

  大視野下重新定位

  上海在此刻開始構建科創中心,有著特別的意義。

  近10年來,世界經濟巨幅調整,科技創新不僅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的核心動力,也日趨成為國家間綜合國力競爭的主攻方向。作為中國面向世界的窗口和牽引中國經濟的龍頭,上海需要作為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代表,努力實現“全球城市”和“中心城市”的站位,進而集聚和配置長三角、全國乃至全球創新資源。

  上海的特色在哪?高校、科研院所頗具底蘊,並歷來有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攻關的傳統。同時,上海除國企傳統優勢明顯外,外企優勢更在全國無出其右,近年亦有眾多知名民企産生或落戶,可謂構成最全;上海各類科研人才尤其是中高端人才的集聚度處於相對較高水準……

  於是,在反覆思考和對標之後,上海科創中心藍圖的框架逐漸清晰:到2020年前,上海要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體系,併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到2030年,則要著力形成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在服務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經濟合作和競爭中發揮樞紐作用,乃至初步形成全球創新網路的重要樞紐和最具活力的國際經濟中心城市之一。在此基礎上的最終目標,才是“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分步走的設計,意味著在十數年的建設週期中,上海打造的科創中心能夠經得起歷史檢驗,但也需要儘快從關鍵領域實現突破。“開放就有活力,放開就是支援”。面對種種疑難雜症,上海首先開始在政府管理方式上“自我革命”。

  發揮創新要素活力

  “過去,我們説政府不能當運動員,要當好裁判員。在創新的過程中,創業者和各類創新主體是運動員,裁判員是社會和市場,政府不是裁判員,而是服務員。”韓正指出,“説到底,就是一句話——放開,放開,再放開。放開就是最大的支援,只有放開才能搞活。”

  韓正的話真正説到了痛點上,引發諸多創新創業人的共鳴。比如,“起點創業營”創辦人、著名投資人查立説,初創企業因融資和退出造成的股權變更時有發生,特別是網際網路企業的股東通常由多個職業投資人組成,很難按照要求同時到場辦理手續。

  實際上,在上海調研科創中心建設調研中,發現的體制機制性問題不止這一種。比如,網際網路視頻企業需要文化、通信等多部門頒發的增值電信業務、網路文化經營、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等多張許可證,審批事項多;再如,上海市檢驗檢測行業資質審批事項共16項,有的綜合性檢測機構每月要接受一次考核,增加了經營成本。

  一方面是重重制約,限制著企業的生長;另一方面,政府儲備的多種扶持資金往往又用不到刀刃上——去年上海市級政府財政科技投入129.1億元,分散在科技、國資、發改、教育、智慧財産權等部門,科技類專項資金超過18個,交叉重疊,缺乏協同,造成了科技資源配置的分散和浪費。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説,上海是諸多創新要素的集聚地,但光有創新要素的集聚是不夠的,還要充分發揮出創新要素的活力,關鍵就是破除體制機制的障礙,讓政府在管理上“做減法”。“未來對企業的行政審批改革的趨勢將是建‘負面清單’模式,只規定哪些行業不能做,而不是規定哪些行業能做。”肖林説。

  一方面在減,另一方面就要加。減的是政府的干預,加的則是市場參與。比如,針對財政科技資金分散的問題,這次《意見》提出建立跨部門的財政科技項目統籌管理制度,綜合協調政府各部門科技投入專項資金;還提出政府資金與風投、創投結合。這些意見更大程度地引入市場機制,借鑒與採用國際通行的政府科技資金使用辦法。對此,上海社科院經濟所所長石良平教授直言:“科研項目本身差異化很大,很專業,應該讓看得懂的人來運作,那就是風投。”

  不少專家也表示,凸顯市場作用,形成天使投資集聚活躍、科技金融支撐有力、企業投入動力得到激發的創新投融資體系,才能真正讓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那些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科研成果才有可能走出科研院所,走向市場。

  清除創新創業“攔路虎”

  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為何總是“遙不可及”?上海的調研顯示,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交易體系不通暢。高校、科研機構不少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脫節,且自身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能力較弱。智慧財産權執法保護不足,仲介服務體系不健全。利用市場化機制促進成果轉化的新型産業技術研發組織缺失,面向行業的技術創新服務不足……

  這一次,上海就力圖破除這些“最後一公里”路途上的種種障礙,徹底清除創新創業路上的“攔路虎”。

  針對創新成果轉化難,上海將要培育一批知名科技服務機構和骨幹企業,引進國際知名仲介機構,形成若干個科技服務産業集群,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針對創新企業融資難,上海將重點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從天使投資、投貸聯動、融資擔保、企業上市、股權眾籌等各個環節,全面支援科技創新,推動科技與金融更加緊密地結合;

  針對草根創業難,上海降低創業成本和準入門檻,努力打造更多開放便捷的眾創空間,把有志於創新創業的草根族“扶開工”“送一程”,真正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潮涌。正如韓正所説,草根創業最具活力,主要來自興趣、發自內心,特別值得保護、值得推廣;

  針對智慧財産權保護難,上海將要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研究出臺具體操作細則,盡最大努力保護創新創造成果,消除創新創造者的後顧之憂,使上海成為智慧財産權保護最好的城市之一。

  不拘一格迎人才

  自從《意見》出臺以來,破除引進人才的戶口等“關卡”問題,一時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能夠在人才引進問題上動真格表明上海深切感受到,人才才是創新驅動的關鍵。

  曾經有這樣的故事,荷蘭來上海留學的畢業生,想進在滬的荷蘭企業工作卻不行,他必須要回去工作兩年,才能到上海工作;某領域的國外頂尖人才,因超過60歲無法辦就業證,也同樣不能在滬工作……

  談及“落滬”之難,滬江網聯合創始人于傑説,上海不缺別的,就缺創業者,有了創業者就能吸引來眾多資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聚焦創業者。對於廣大創業者來説,最關注的是人才政策。不是説沒有“戶口”就不能創業了,而是戶口代表“身份”,代表了能為創業者免去子女就學等後顧之憂,也代表了上海對於創新創業行為的重視程度。

  那麼,如何才能體現對人才的尊重呢?上海這一次在人才“引進集聚、使用評價、分配激勵”3個環節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引進集聚上,上海重點簡化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辦永久居留證程式、改進外國專家證辦理、優化外籍人才創業生活環境等,吸引全球人才。針對國內人才重點改進人才居住證積分、完善直接落戶政策等,更加突出創新業績和貢獻等市場評價標準,加大對創新創業人才政策傾斜力度,真正體現“擇天下英才而用之”。

  在使用評價上,上海將堅持在使用中評價、讓市場主體去評價,把人才評價權、使用權真正放還市場、放給創新主體。《意見》明確了一系列鼓勵辦法,比如鼓勵科研人員在職離崗創業、允許企業家和企業科研人員到高校兼職等,就是要打通科研人員便捷流動、優化配置的通道,探索科研人員企事業單位雙向流動機制,使企業成為真正的創新人才庫。

  在分配激勵上,上海將要把創新成果與個人利益、企業效益、城市長遠發展聯繫起來,將加大對科研人員股權和績效激勵力度,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探索成果轉讓財稅改革試點,努力讓科研人員通過創新獲益,實現財富和事業雙豐收。

  “很多創新創業者都會遇到挫折,甚至失敗,其實挫折和失敗都是經驗的積累,也是一種財富,第一次失敗了,可能第二次、第三次就成功了,我們會更多地包容失敗,尊重創新規律,為創新創業者營造更好的環境。”韓正説,“我們希望上海成為這樣一座城市——人人可以創新,處處可見創新,時時體現創新成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