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生態優先”保衛綠色高原

  • 發佈時間:2015-06-08 00:32:31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水資源量逐年增加,草原生態系統逐步恢復;“中國最美湖泊”——青海湖面積連續10年增加,達到15年來同期監測最大值……

  濕地資源面積居全國第一,藏羚羊、藏野驢、岩羊、野牦牛等野生動物種群明顯增多,三江源頭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

  寧可犧牲GDP,也絕不犧牲生態環境。

  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後,地處三江源頭的生態重鎮——青海,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確立了“生態保護優先”發展理念,致力於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先行區,“中華水塔”生態環境穩步恢復,生態保護從應急式轉向了常態化。

   立體保護繪就“大美青海”

  碧水青草,鶴鳴藍天。夏初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隆寶濕地自然保護區,猶如一幅風格清新的水彩畫。

  “濕地變大了,湖泊多了,鳥也多了。”對保護區管理員文德江措來説,這裡任何一點細微的變化都不會逃脫他的眼睛,“十多年前,保護區只有20幾隻黑頸鶴,現在已經有200多只了。”

  看著這裡一年年發生變化,他不再覺得海拔4200多米的隆寶是“苦寒之地”。

  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總面積近40萬平方公里的青海三江源地區是我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區;而青海湖、祁連山濕地、森林和草原則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和生態功能區。

  上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自然原因及人類活動影響,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整體出現退化,青海湖流域祁連山地區亦出現了生態危機。

  恢復和保護青海高原生態環境,關係到國家生態安全,于青海而言,這更是一場輸不起的“保衛戰”。

  ——2005年,計劃總投資75億元的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上升到國家戰略;

  ——2008年,總投資超過15億元的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項目啟動;

  ——2014年,《祁連山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獲得批復,規劃估算總投資達79億元,其中青海境內34.68億元。

  與此同時,為解決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人手緊缺的問題,從2006年開始,由非政府組織發起、當地政府和牧民群眾積極參與的“協議保護”模式,開始在三江源地區試點。

  “青海雖然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但在生態保護和建設領域,改革探索的力度沒有滯後,運用國家政策、科技、人才、市場等多種形式作為支撐,一直在著力打造立體式生態保護體系。”青海省發改委副主任、三江源辦主任李曉南説。

  5月21日公佈的由中國科學院和青海省有關部門共同完成的《青海三江源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一期)生態成效評估報告》顯示,一期保護工程實施後,三江源草地面積凈增加123.7平方公里,水體與濕地面積凈增加279.85平方公里,荒漠生態系統面積凈減少492.61平方公里。而最新衛星遙感監測資料顯示,青海湖面積已經恢復到4389.31平方公里,達到15年來同期的最大值。

  “生態惠民”破解保護與發展矛盾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沙柳河鎮新海村支部書記算太加,每週至少要騰出一天時間,騎著摩托車在周邊草山上巡山。

  他不光是村支書,而且是草原生態管護員,負責5萬畝草山的管護。

  “禁牧的草山上有沒有牛羊進去吃草,有沒有野生動物被困在圍欄裏,有沒有人偷獵,有沒有草原火災隱患。這些我都得隨時掌握。”算太加説,最近幾年,印象最深的就是草山上的牲畜減少了,草越來越綠,另一方面,老百姓的生活水準也提高了。

  牲畜減少了,百姓的生活水準為何不降反升?

  算太加告訴記者,禁牧減畜之後,牧區青壯年剩餘勞動力增多,這些勞動力有一部分被吸納到生態公益性管護崗位,還有一部分外出務工,相對於以前單純的牧業而言,現在更是多了一分收入,而且在草畜平衡上,國家還有草原補獎、舍飼圈養技能培訓等多項補貼。

  “僅草原補獎,一年就有34000多元的收入。”牧民龍周才讓説。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禁牧補助和草畜平衡獎,將公益林納入財政生態補償範圍,推進生態移民後續産業發展……

  “目前,青海針對牧區群眾的生態保護補償政策有11項,能夠確保牧民群眾因保護生態而損失的經濟利益得到補償。”李曉南告訴記者,生態保護補償政策給老百姓帶來實惠,調動了群眾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形成良性迴圈。

  青海省發改委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青海已設草原管護員崗位6591個、三江源區“天保工程”管護公益崗位8353個、重點公益林管護崗位46590個,落實禁牧面積210萬畝,核減超載牲畜570萬羊單位,為76.53萬戶農牧民兌現草原生態補獎資金17.49億元。

  青海省委黨校教授馬洪波説,在青海牧區這樣地廣人稀的地方,離開公眾的積極參與,僅靠政府單方面的努力顯然不能對保護區實行有效保護,而通過生態惠民政策,引導牧民成為生態保護主體,既有利於牧民生活方式的轉變,也提高了保護效率。

  建章立制“劃紅線”促生態保護常態化

  2014年1月,總投資160.6億元的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暨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啟動,實施面積由15.23萬平方公里增至39.5萬平方公里,更高層次上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作的又一嶄新序幕至此拉開。

  “三江源二期工程在生態保護模式上有三個層次的提升:一是生態保護從原來的應急式保護向常態化、持續性保護升級;二是從原來以工程項目為支撐的保護方式向組織形式和體制機制創新保護升級;三是從原來單一的環境保護目標向生態文明指導下的統籌保護環境、改善民生和經濟社會與文化協調發展的綜合試驗區保護升級。”李曉南説,這個轉變主要依靠制度來提供長久的支撐。

  2014年以來,青海省委、省政府著眼于解決生態保護與建設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積極探索生態領域改革,開始用制度來守護綠水青山:

  《青海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正式實施,根據規劃,青海省國土面積的近9成被列入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其中,限制開發區包括國家級三江源草原草甸濕地生態功能區、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和省級中部生態功能區、東部農産品主産區四大塊,面積為41.41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國土面積的57.71%;禁止開發區包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20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重要水源保護地等437處,面積為23.04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國土面積的32.11%。

  《青海省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總體方案》印發,提出以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為重要平臺,先行先試,力爭用5年多時間,在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基本建立比較系統完備、可供複製推廣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與此同時,《青海省國家和省級重點生態功能區限制和禁止類産業目錄》《青海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市縣限制和禁止發展産業清單》《青海省有關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和環境標準相關要求》等先後制定。

  “依據系列生態建設和保護制度,青海啟動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並且開始著手建立省域生態紅線評價數據庫。”青海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圍繞主體功能區建設,制定了自然資源産權制度、生態補償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國家公園制度和生態文明考核評價制度等“六項制度”,依靠管理和監管體制創新,激發生態保護的內生動力,統籌生態保護和人的全面發展,將促使青海生態保護向規範化、常態化、市場化發展。(記者駱曉飛羅宇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