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為大觀的食物文化史
- 發佈時間:2015-06-06 01:31:10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西諺有雲: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食物與人類的關係密不可分,由此可見一斑。中國人常説“衣食住行”,可推敲下來,溫帶熱帶地區的古人可以不穿衣服,可以住在山洞,可以少出門當原始宅人,但唯獨少不了進食喝水。所以,“衣食住行”四種需求裏面,“食”毫無疑問是第一位的。
食物如此重要,也難怪有家英國出版社Reaktion圖書公司從2008年開始出版了一系列以食物為主題的文化史趣味書籍,目前共出版了51種,而且數目仍在不斷增加之中。其實,食物文化史類書籍並不鮮見,鵝肝松露等美食,威士忌伏特加等烈酒,胡椒茴香等香料,馬鈴薯番茄等蔬菜就常常成為食物文化史書籍的主角,但陣容如此強大的叢書還是值得矚目的。而去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吃的全球史”系列三冊《冰淇淋》《比薩》《漢堡》便出自該套叢書。
當然,縱觀整套書係,雖然題材十分廣泛,但絕大多數還是源自西方的食物。列數下來,只有《茶》《咖喱》《椰棗》《餃子》等幾種可以勉強歸入東方陣營。雖然這固然是因為出版社難以找到了解東方食物的專家,但難以否認的是,雖然南韓泡菜、日本壽司已經在很多國家都受到歡迎,可是多數消費者還是以嘗鮮的心態試之,與漢堡包、三明治等食物在全球取得的地位無法相提並論。筆者倒是在心中揣想,隨著中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式食物是否會進一步走出國門呢?
先來説説2015年3月出版的這本《餃子》(Dumplings),雖然封面上印的圖案像是中式蒸籠裏的蒸餃,但假如把Dumplings直接理解成“餃子”,無疑會模糊掉這本書的本意。作者芭芭拉·加拉尼特地用了一整章來解釋“什麼是dumpling?”這個難題:探究dumpling這個詞彙的來源的話,可以追溯至16世紀,與詞彙“麵糰”(lump)有關。dumpling的種類繁多,任何一種官方定義都很可能僅能部分形容出它是什麼樣的食物。尋找通用定義之所以困難,是因為英語裏的“dumpling”這個詞被當成翻譯捷徑,用來描述眾多具有相似特色的食物,可那些食物有著十分明確的身份,在它們所來自的國度語言裏有著十分明確的叫法。譬如,義大利的馬鈴薯餃子、方形餃;中國的餛飩、餃子、包子;中亞國家的烤包子;中歐的馬鈴薯丸子;德國面疙瘩;波蘭餃子;日式煎餃、肉饅頭;土耳其餃子;這些統統都可以被歸於“dumpling”之列。這本頁數不到150頁的小書最後附上總計10頁的詞彙表,列舉了世界各國的“餃子”。
世界各國“餃子”使用的原料也與所在地區大有關係,譬如北歐人常常使用馬鈴薯,在英國、義大利和中國會使用小麥麵粉,而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木薯和黍米就成了製作“餃子”使用的原料。而隨著全球人口的遷移,移民們開始使用身邊易獲得的原料,同時也會分享配方,使得“餃子”發生了變化。
這些各式各樣的“餃子”可以做得精緻高檔,但更多的情況下,是尋常百姓家的食物。各類餃子的包制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常常是全家上下一起協作,於是,“餃子”與家庭活動有了緊密的聯繫。
作者芭芭拉·加拉尼是義大利人,她對於兒時做餃子的記憶是這樣的:“聖誕、復活節、萬靈節之類日子的重要家族聚會之前那天,奶奶的廚房會變成一條生産線。家族裏所有的婦女和女孩——包括我奶奶和她的姐妹,我的媽媽和她的妯娌,我的五個堂姐堂妹,還有我——會穿上圍裙,捲起袖管,開始給馬鈴薯剝皮、揉麵粉、切肉、做義大利餃子。到了那天黃昏時,會有幾百個餃子擱在托盤裏和大理石案板上,準備第二天下鍋,到時候只需要幾分鐘就能煮好。這種傳統並不是義大利獨有的,我發現我的童年回憶能讓我遇見的許多人産生共鳴,特別是假如他們來自波蘭、中國或猶太家庭的話。”
“餃子是溫馨的家庭食物,花費甚少,日常普通,或許談不上激動人心,但肯定很好吃,能填飽肚子,讓吃的人覺得舒服。”芭芭拉的這番描述無疑道出了各國“餃子”的最吸引人之處。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