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隴電入湘:調有餘補不足 特高壓架起電力"高速路"

  • 發佈時間:2015-06-05 07: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西北能源富集,必須跨大區外送;湖南電網水電比例較高,季節性豐余枯缺明顯,需適當接受區外火電及新能源電源

  採用特高壓直流將甘肅電力直送湖南,可以有效緩解華中地區中長期電力供需矛盾

  近日,甘肅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在湖南湘潭開工建設,該工程橫跨甘肅、陜西、重慶、湖北、湖南5省份,線路全長2383公里,項目竣工後將形成一條連接西北到中南電網的“電力高速路”。

  2009年以來,甘肅新能源産業經過多年的迅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目前,甘肅已建成風電裝機1053萬千瓦,光電裝機576萬千瓦,風、光電規模已分別躍居全國第二位和第一位。”甘肅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鹹輝介紹説,但由於電力市場需求和通道資源不足,河西地區出現了較大程度的風、光電出力受限情況,亟需建設特高壓電力外送工程。

  地處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不僅風、光資源豐富,而且還位於疆煤外運主通道的第一站。除了已建成的新能源裝機外,目前酒泉地區有超過800萬千瓦火電、560萬千瓦風電和500萬千瓦光伏電站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具備建設大型能源基地的條件,在輸送風電等新能源的基礎上,配套適當規模的火電,實現風光火聯合外送,可以保障直流運作穩定,提高輸電效率。

  甘肅省能源局局長孟開告訴《經濟日報》記者,西北能源富集,必須跨大區外送,才能解決電力消納問題。2014年,甘肅新能源發電170億千瓦時,外送雖然達到45億千瓦時,但甘肅新能源裝機處理水準受限制比較多。“風電棄風率為11%,光電棄光率達33%,如果把這部分電量都發出來,電力沒法調度。”孟開認為,輸電工程建成後,基本上能實現甘肅新能源裝機滿負荷運作,將不再影響發電企業效益和電網建設。

  與此同時,我國華中地區經濟發展潛力大,電力需求增長迅速,但一次能源相對匱乏,煤電油運緊張矛盾最為突出。建設特高壓工程、大規模接納區外電力,是解決華中地區電力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徑。而且,湖南電網水電比例較高,季節性豐余枯缺明顯,適當接受區外火電及新能源電源,可以實現水風火互濟。綜合考慮能源基地電力外送距離和輸送容量、受端市場空間和需求等因素,採用特高壓直流將甘肅能源基地電力直送湖南負荷中心,可充分利用華中地區豐富的調峰資源,有效緩解華中地區中長期電力供需矛盾,滿足經濟發展及電力負荷快速增長的需要。

  甘肅省電力公司總經理李明告訴記者,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輸電能力達800萬千瓦,這一規模是2014年湖南全省用電量的三分之一。“這將對甘肅的新能源基地大規模開發、火電打捆外送、新能源消納起到決定性作用。”他説。

  將甘肅豐富的清潔能源跨大區輸送到湖南,其意義不僅僅是解決電力供需矛盾。“一方面,可以依託大電網發展新能源。目前,國家電網新能源並網裝機已突破1.3億千瓦,成為世界風電並網規模最大、太陽能發電增長最快的電網;另一方面,特高壓能在大範圍優化能源配置,在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經濟、清潔、高效發展等方面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澤洪介紹,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成後,每年可從甘肅向湖南輸送電量400億千瓦時,減少煤炭運輸18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960萬噸、二氧化硫6.4萬噸、氮氧化物6.4萬噸,環保效益顯著。(經濟日報記者 陳發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