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牛市公募基金年收益翻番 與“市夢率”同行

  • 發佈時間:2015-06-05 07:13: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牛市飆漲,基金火爆。截止到5月25日,據統計,今年回報率超過100%的基金已達到129隻。其中公募基金業績大幅超越私募。針對公募基金大幅跑贏私募的現象,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相對收益考核、牛市敢於重倉、公募的平台資源和投研力量、投資風格和操作策略是其業績騰飛的主要原因。

  牛市敢重倉

  牛市敢於重倉是公募脫穎而出的一個主因。在今年的市場行情中,公募基金的表現,遠遠超過了2007年。當年的業績冠軍華夏大盤,全年總回報為226.24%;而今年不到5個月的時間裏,易方達新興成長靈活配置基金收益已達205.86%,行情的瘋狂程度,已經遠遠超越了上一輪牛市。

  牛市敢於重倉是公募脫穎而出的另一主因。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公募基金有倉位的限制,今年很多公募基金股票倉位幾乎接近滿倉,這在牛市中自然收益頗豐。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公募比私募業績整體上較好,主要原因還是大牛市,創業板和成長股表現良好,公募基金能夠抓住成長性較好的個股,全倉操作,重點持股,業績就會比較突出。

  北京上述中型公募基金經理表示,對於公募而言,一般倉位都在80%以上,這在單邊牛市行情中具備較大的優勢。

  而另一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公募收益率較高的原因和倉位限制關係可能不大,許多私募産品都加了杠桿,私募産品的平均倉位估計不會低於公募基金。

  公募平臺的優質資源也對其業績有所貢獻。除了大型私募外,私募在平臺、資源、研究員、體制支援等因素上均不如公募。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一個公募基金的業績核心是靠投研團隊。一個比較成熟的投研團隊及其長期的溝通磨合是私募比不了的,公募投研團隊的定位和架構設置更加長期化。”

  “短期內,市場風格對基金的收益影響比較大,但長期看投研能力對收益的影響將更加凸顯,優秀的投研團隊將為公募基金帶來超額收益。”

  “公募基金的優勢在於平均投研能力較強、風控相對嚴格、流程也更為規範,後臺和市場人員支援較為充分,但由於近年公募人才對私募團隊的充實,公募和私募投研能力的差別也在逐漸縮小。”

  “公募的優勢在於,大部分公募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歷史,積累了比較平穩的投研團隊,這是絕大部分私募沒有的。以此而言公募的業績應該更能持久。”

  私募業績遜色

  與牛氣沖天的公募基金相比,私募的整體業績要遜色一些。格上理財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陽光私募行業年內平均收益30.3%,其中股票類基金平均收益35.66%,相對價值策略基金平均收益9.49%,宏觀對衝基金平均收益34.88%,組合基金平均收益23.49%。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最新業績公佈日,在可統計的2368隻非機構化陽光私募基金産品中,年內回報超過30%的僅有1115隻,不足總數的一半;業績超過50%的只有533隻,不到總數的四分之一;年內業績翻倍的只有49隻,僅佔全部産品數量的2%左右,與佔比近兩成的公募基金相比,遜色不少。

  究其原因,業內人士認為,其一,公募基金的倉位普遍較高。修改後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及其實施規定,將於8月8日起施行。其中規定,股票型基金最低倉位從原來的60%提高到80%。即使在舊辦法下(股票基金股票投資比例高於60%即可),大多數股票基金經理也保持著較高的股票投資比例,從2006年以來,股票型基金的倉位僅有4個季度低於80%。而私募股票型基金的倉位變動靈活,理論上是0%~100%,中位數是50%。牛市中倉位為王,在這方面,私募基金就輸了一籌。

  其二,公募基金費用低於私募基金。公募股票型基金的費用一般是管理費1.5%,無業績提成,而私募基金的管理費一般是1%~3%之間,一般凈值創出新高的部分提取20%的業績提成。在上漲市場中,私募提取業績提成的概率大,對凈值影響也大。

  其三,公募追求相對收益,講究排名,私募崇尚絕對收益。理念看似比較虛,一旦落在操作上,結果可能千差萬別。今年以來,創業板強者恒強,一些公募基金經理甚至喊出了“無腦買入”的最強音,因為不買就會落後,跟上大部隊很重要,所以公募看起來膽子就特別大;而私募每一筆下去總會考慮會不會虧,就顯得相對膽小。在牛市中“膽大者”總勝過“膽小者”。

  滬上某第三方銷售機構人士也表示,儘管部分私募業績非常好,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説,在上萬傢俬募基金産品中,選擇好的産品並不容易。另外,在牛市普漲行情中,公募基金的管理費費用低廉,而私募産品除了不菲的管理費之外,還要被收取高達20%的業績提成。

  公募基金的“市夢率”

  在不斷上漲的牛市行情裏,公募的良好業績仍在持續。而本月初開啟的降息,在市場中迅速發酵,帶來火紅的5月行情。據了解,5月份市場大漲,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4月底5月初主機板調整帶來的分流資金,前期漲幅巨大的“中字頭”股票,遭遇深度調整後,博弈資金會轉而選擇具有想像空間的、有轉型預期的新興市場板塊。

  事實上,受到資金猛攻的創業板,相當一部分資金來源於新成立的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專戶。在業內人士看來,最近有號召力募集大基金的,多是最近兩三年業績好的基金經理,受益於新興産業概念股,在拿到新增資金後,這些基金經理依然會選擇新興板塊。

  據了解,在如日中天的新興産業概念股中,次新股和收購重估股最為火爆,不少個股連續漲停。在新興概念股的推波助瀾上漲中,機構加倉成為股價上漲的主動力。

  不過,那些集中資金“火力”猛攻新興産業的新興産業基金,月內收益非常搶眼。

  事實上,隨著最近幾個月來市場的持續飆漲,投資者的熱情也被逐漸激發,資金正在通過公私募基金加速進入市場,除了最近新發基金規模普遍較大以外,原有基金的凈申購量也迅速增加,部分基金公司每天凈申購量高達一二十億元。

  從基金開戶情況看,截至目前,基金開戶總數高達6365萬。從股票賬戶開戶數量看,從2015年4月初開始,每週開戶數量均超過150萬戶,並在4月底開始已經連續四週超過160萬戶,最新一週開戶數量高達165.16萬戶。

  在滬上某基金研究員看來,最近一段時間迅猛增加的基金凈申購量,給基金經理以新的彈藥,使得他們完全可以繼續推高本已經很高的重倉股,“部分已經漲了很高的成長股,高位盤整後並沒有跌,而是再度發起更猛烈的上漲,主要就是新進入的資金推高的。”

  據了解,部分基金公司拿到新申購的資金,馬上就會買入。而新成立的基金,基金經理建倉速度也非常快,幾天時間倉位就達到五成左右。眾祿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最近一兩個月來,股票型基金倉位始終在91%以上高位運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