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水之境鑄劍空天
- 發佈時間:2015-06-04 07:31:36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余曉潔崔靜張天嬌
在國防領域,他鑄劍空天,大名如雷貫耳。他為我國一至三代防空導彈的研製嘔心瀝血;他主導研究的“近快戰法”指揮我國“空天神盾”屢屢擊落侵犯我國領空的外國偵察機;他的學生陸續成長為中國導彈事業的領軍者、頂梁柱。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太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防空導彈專家——于本水。
一輩子只為一個夢
“我是有夢想的,我的夢想就是一定要為國家研製先進的武器裝備。”夢想,讓81歲的于本水眼中依舊閃爍著光芒。
1960年,26歲的于本水從莫斯科航空學院航太技術專業學成回國,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如今的中國航太科工二院,投身我國防空導彈事業的創建工作。
中國的防空導彈事業,起步于對從蘇聯引進的“543”導彈的仿製。1961年,根據聶榮臻元帥“要倣出‘543’、吃透‘543’、改進‘543’”的指示,于本水和他的同事們用一年的時間,深入瀋陽一線生産基地,廢寢忘食,挑燈夜戰,處理導彈生産過程中的有關技術問題,同時從實踐中學習具體的導彈生産工藝知識。在歷經無數次的演算、試驗、分析後,1964年“543”多發實彈打靶成功,完成生産定型,初步解決了我國地空導彈的有無問題。
隨後,于本水馬不停蹄地投身改進方案,帶領大家對“紅旗三號”導彈總體方案進行論證。20世紀70年代末,“紅旗三號”定型,成為我國第一型具有攔截SR-71高空偵察機能力的防空導彈。于本水“為國家研製先進武器裝備”的夢想初步實現。在此後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裏,于本水參與了更多型號的防空導彈研製工作。隨著我國第二代、第三代導彈相繼研製成功,于本水也從青年學者成長為我國著名的防空導彈專家。
“防空導彈研製的確很複雜。”于本水説,“但這個行業能保衛祖國的領空,護衛國家安全,我願意為此奮鬥一生。”
近快戰法剋敵制勝
1962年1月,敵對勢力企圖獲取我戰略情報,尤其是核武器、導彈的研製、生産和試驗情報。1962年9月,我國空軍導彈部隊在華東地區上空首次用防空導彈成功擊落了U-2高空偵察機。但是很快,U-2學會了機動逃逸。制導雷達一開機,它便逃出地空導彈殺傷區。
空軍司令部要求國防部五院幫助解決這一難題,這個艱巨的任務落到了國防部五院二分院(如今的中國航太科工二院)。於是,以于本水為課題負責人的研究小組開始了晝夜攻關。經過大量倣真計算,于本水攻關團隊拿出了一套有效方案。這套方案被空軍指戰員概括為近快戰法。
1963年11月1日,地空導彈二營首次採用近快戰法擊落一架敵U-2飛機。此後,近快戰法開始向地空導彈部隊推廣。由於我國防空導彈的出色表現,敵U-2飛機不敢輕易對我國進行偵察、騷擾了。
1982年,低空、超低空型號在某試驗基地開始導彈飛行試驗。在一次測試試驗中,導彈發生了異常振動,于本水憑藉豐富的經驗,推斷故障源於導彈發射筒蓋形變導致的共振。他建議換一換“帽子”。果然,換了“帽子”之後的導彈發射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基地總工程師豎起大拇指説:“老于,神了!”
執著創新寧靜致遠
或許,創新者不易老。于本水熱愛、執著于他的“創新加工廠”。
伴隨著中國低空、超低空反反艦導彈研製序幕拉開,現代防空導彈的作戰目標也從以前的反飛機為主改變為反精確制導武器為主。於是,于本水又相繼承擔了我國反反艦導彈和第三代導彈——陸軍野戰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研製工作。在年屆六旬之際,他先後擔當艦空導彈系統副總師和野戰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總設計師。
為了攻克導彈的重大關鍵技術,小到彈上零部件的生産品質控制,大到全彈的試驗,于本水都一絲不茍地全程參與。他這種“嚴慎細實”的作風也深深影響到研製團隊的每個人。經過多年艱辛努力,于本水帶領艦空導彈研製團隊終於攻克了數項重大關鍵技術,圓滿完成了定型試驗,將産品如期交付用戶。這一項目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寧靜致遠。對於個人名利,于本水看得很淡,他總是將陸、海兩型導彈研製成功的秘訣歸功於“有一支好的隊伍”。説起開展的每一項重大技術攻關,于本水也總不忘將各個專業的技術骨幹排在“成果完成人”的前面。
如今,這個防空導彈事業的帶頭人已經將接力棒交到了學生手中。“我堅信,中國更絢麗燦爛的航太夢、強軍夢,將在年輕人手中實現。”于老的話擲地有聲。
據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