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于本水:人如其名的“鑄劍”大師

  • 發佈時間:2015-06-04 01:31:5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3歲時,于本水第一次摸到了槍。

  那是1947年,于本水的家鄉解放。上過三年多小學、識文斷字的他被土改工作隊看中,成為一名小土改工作隊員。種地靠鋤、打仗靠槍,熱火朝天的生活開闊了他的視野,讓個子還沒有槍高的他認識到武器對於保家衛國的重要性,在心中播下了夢想的種子。

  “我的夢想,就是為國家研製先進武器。”81歲的于本水説,眉毛一揚。

  他用一生追逐著自己的夢想。投身航太事業56年來,他為我國幾代防空導彈的研製嘔心瀝血;他主導設計的“近快戰法”讓一度不可一世的U-2飛機聞風喪膽;他著書立人,為祖國航太事業培養出一代代領軍人物……在國防領域,防空導彈專家于本水威名遠揚。

  對公眾而言,他卻默默無聞。從始至終甘當“幕後英雄”的他,恪守著國家安全鐵律,工作的事“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

  “本”色自然,靜若止“水”——于本水人如其名。

   “吃透”才能創新

  “導彈行業裏,防空導彈研製難度最大。”于本水説。

  他介紹,相比地面固定目標和低速移動目標,防空導彈所面對的目標速度快、機動性強。要做到“看得見、打得著、打得準、打得狠”,很難。

  1960年,于本水以優異的成績,從世界航空航太界一流學府莫斯科航空學院飛行器設計專業學成歸國,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如今的中國航太科工二院,投身到我國防空導彈事業的創建工作。

  當時中央決定,我國第一代防空導彈從對“543”導彈的仿製開始,走一條從仿製到自主設計的道路。

  該型導彈是從蘇聯引進,技術水準很高,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困難時期,儘管國內幾乎動用了整個工業體系,但在科學技術和工業基礎都很落後的情況下,仿製工作的推進困難重重。

  于本水知道,不論是仿製“543”,還是研製新型號,“吃透”二字是關鍵。1961年,被任命為導彈總體組副組長的他帶領幾位同事,來到位於瀋陽皇姑區三台子的112廠,這是我國防空導彈的總裝廠。

  接下來的一年裏,他和同事深入生産一線。只要有車間進行重要工藝操作,他們一定會去觀看操作方法和流程,處理導彈生産過程中的有關技術問題。從具體問題中得到的經驗和從實踐中獲得的知識,讓于本水受益匪淺。

  1965年,我國“紅旗一號”防空導彈仿製成功,次年完成生産定型,實現了我國地空導彈從無到有。

  在此之前,于本水所在的總體組已開始了“543”改進方案的論證,提出了“紅旗二號”小改方案和“紅旗三號”大改方案,兩套方案同時進行,于本水主要負責“紅旗三號”導彈的總體方案。

  經過無數次演算、試驗和分析,“紅旗三號”模型遙測彈飛行試驗于1965年取得圓滿成功;1967年5月,獨立回路遙測彈飛行試驗成功。20世紀70年代末,“紅旗三號”定型,成為我國第一型具有攔截SR-71高空偵察機能力的防空導彈。

  “近快戰法”打U-2

  U-2偵察機是美國著名的高空間諜偵察機,能不分晝夜在2萬米高空執行偵察任務。從1962年1月起,敵對勢力開始進入大陸竄擾偵察,企圖獲取戰略情報,尤其是核武器、導彈的研製、生産和試驗情報。半年內,敵U-2飛機對大陸的偵察飛行達11架次。

  1962年9月,我國空軍導彈部隊首次用防空導彈擊落了U-2飛機。但好景不長,為了對付我國地空導彈裝備,美國在飛機上安裝了代號為“9系統”的電子偵察接收報警系統。該系統能接收我方雷達信號,一旦識別出“543”導彈系統雷達站開機便會報警,飛機立即逃出導彈殺傷區。1963年1月至9月,U-2飛機先後17次深入我國內地偵察,“543”導彈多次發射未能命中。空軍司令部不得不向國防部五院二分院求助,攻關任務下發給由於本水任組長的型號總體組。

  于本水帶領攻關團隊研究了U-2飛機的飛行特性、結構特性和要害部位,結合“543”導彈的飛行特性、制導精度和引信戰鬥部、系統殺傷能力等,進行了彈道、導彈穩定性制導精度和殺傷概率倣真分析,形成了一套系統的反機動目標方案,提出壓縮制導雷達開機距離和發彈距離,並輔以兄弟火力單位佯攻的方法。這套方案被空軍指戰員簡稱為“近快戰法”。

  1963年11月1日,地空導彈二營用近快戰法擊落一架U-2飛機,此後這套方法迅速在地空導彈部隊中推廣開來,敵方飛機再也不敢輕易前來騷擾、窺探了。

  打落U-2後,毛澤東接見了作戰部隊,于本水領導的總體組作為方案研究單位沒有參加,只被評了功。他的獎品是一本《英華大辭典》,至今擺在家裏。“我很滿足。”他説。

  “陸轉海”為海軍鑄盾

  1982年,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在英國和阿根廷之間爆發。5月4日,英國一艘主要裝備防空武器的謝菲爾德級驅逐艦,被阿根廷用機載反艦導彈擊沉,讓我國海軍意識到掠海反艦導彈帶來的威脅。

  當時我國海軍主要裝備防空高炮,對反艦導彈攔截效率很低。“掠海導彈飛行高度距海面僅4米,當時的海軍不具備這樣的低空防禦能力。”于本水説。

  1987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研製新一代具有反掠海目標能力的艦空導彈武器系統,于本水被任命為該系統副總設計師,負責導彈研製。

  “陸轉海”給於本水和同事帶來很大挑戰。開展飛行試驗的105艦很小,有人暈起船來連假牙都吐進海裏;冬天甲板結冰,船一晃人就滑倒,摔跟頭成為家常便飯。

  除了艱苦的工作環境,全新的試驗環境更是帶來諸多難題。首要問題是發射平臺的改變,即導彈由陸地發射轉移到軍艦上發射。為避免在軍艦運動條件下,導彈在發射筒內大幅擺動,設計師團隊通過在筒裏增加接收器的方法,實現了導彈、發射筒無相對運動的要求。

  電磁相容問題是艦基導彈有別於陸基導彈的另一項重大關鍵技術。軍艦上整合了很多電子設備,電磁環境極其複雜,導彈對其必須要有承受能力。在開展電磁相容試驗時,艦上能産生電磁輻射的設備全部開機,最終導彈經受住了考驗。

  此外,在導彈的高速、高加速、高機動性、快速反應,減小體積、減輕重量,以及適應艦載環境的安全性等方面,于本水帶領團隊攻克了一道道難關。經過艱辛努力,産品如期交付。這一項目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要一直忙下去

  從液體導彈到固體導彈,從打擊高空目標到低空、超低空目標,從反飛機到反精確制導武器,從國土防空、海軍艦隊防空到陸軍野戰防空……于本水追逐夢想的腳步根本停不下來。

  2002年以後,于本水沒有再擔任型號總師,但也沒閒著。“還是很忙,而且要一直忙下去。”他説。

  如今擔任中國航太科工集團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的他,主要忙四件事:遠望、救急、把關、育人。

  “人家吃著碗裏,我得看著盆裏。”于本水錶示,未來的防空導彈,應該向“彈族化+智慧化”發展。“現在的導彈是自動化,程式是人輸入的。智慧化的導彈會自己‘想問題’。”他説,這是他的理想。

  同時,科研一線遇到問題,他要去救急;産品品質評審,他要參加把關;著眼于導彈事業長遠發展,他還要育人。

  于本水從未計較個人名利。“這是集體的事業,要靠團隊完成。”他淡淡地説,“我只是其中一分子。”

  他在乎的是,要讓更多夢想,在一代代青年航太人手中實現。(科技日報北京6月3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