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市場化後 低價藥或提價

  • 發佈時間:2015-06-02 09:32:4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日多個子板塊漲幅居前 政策導向或致藥企大洗牌

  昨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再放兩則消息——《關於進一步做好銀杏葉藥品專項治理的通知》以及《關於寧波立華制藥有限公司違法銷售銀杏葉藥品及有關企業治理情況的通告》。5月30日,益佰制藥信邦制藥科倫藥業發佈公告,啟動相關産品召回工作。目前總計有9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將啟動召回工作,包括仟源醫藥海王生物雲南白藥康恩貝方盛制藥漢森制藥等。

  廣州日報訊 (記者涂端玉)昨日起取消我國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只有麻醉藥和第一類精神藥品除外,有關部門提醒:藥價雖放開,銷售別任性。記者採訪獲悉,部分低價藥、中成藥醞釀提價,但業界認為主旋律仍是降字當頭,不必擔憂錢包變瘦;此外,食藥監總局對“銀杏葉藥品”監管開刀動真格,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記者留意到,化學制藥、中藥以及醫療器械服務等醫藥子板塊,漲幅均超過6%。業界人士認為,包括藥價市場化、對藥材提取物加強監管等措施都或導致行業格局重新洗牌,牛市仍可適當“吃藥”。

  價格有漲有跌充分競爭

  據了解,此番藥價改革包括: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完善藥品採購機制,發揮醫保控費作用,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而記者了解得知,按兵不動繼續觀望是目前絕大部分藥企態度;市面部分低價藥或提價2~3成、市場需求大的口碑藥也可能小幅提價,而廣大的化學仿製藥則可能在未來迎來大面積降價。“一切還是供需關係決定的,常見病治療用藥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中小藥企尤其不敢輕易言漲。”行業觀察人士表示。

  “藥物銷售的確迎來了春天。一方面中風人群年輕化導致藥物銷售放量,我們旗下安宮牛黃丸2011年銷售為800萬元,今年將突破一億元,已入醫保且報銷比例不低;藥價放開後,也在考慮對部分産品價格進行小幅調整,但未來價格肯定在消費者接受範圍內。”在日前一場預防中風活動上,廣州白雲山中一藥業有關負責人表示。

  有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即使小幅調價,價格仍可能低於同種類産品。此外,底氣足能漲價的多是品牌價值高、市場口碑好或擁獨家技術的拳頭産品;未來還可能有大波仿製藥企業籌劃降價以搶市場,總體來説主旋律應是降字當頭。

  嚴管:食藥監總局整頓銀杏葉藥品企業

  9家上市公司啟動召回

  就在上月19日,食藥監總局發佈了《關於桂林興達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違法生産銷售銀杏葉藥品的通告》。昨日食藥監總局再表態,已查明寧波立華制藥有限公司從不具備資質的企業購進部分批次銀杏葉提取物,並以該企業名義銷售給其他藥品生産企業,其行為涉嫌違反有關規定,當地已對其立案調查。

  此番事件來源於該局在對低價銷售銀杏葉藥品企業的檢查中發現,個別銀杏葉藥品生産企業不惜用鹽酸進行違法提取。此前已要求停售桂林興達藥業有限公司和萬邦德(湖南)天然藥物有限公司的銀杏葉藥品。該局重申應召回藥品在6月3日前全部召回,並表示鋻於銀杏葉提取物主要用於藥品和保健食品,未來必須將所有銀杏葉提取物生産企業納入監管範疇。

  目前全國登記在冊的就有上百家公司生産銀杏葉有關的藥品,包括銀杏葉片、銀杏葉顆粒、銀杏葉膠囊、銀杏酮酯片、銀杏葉口服液等。“我國植物提取物市場嚴肅整頓或提上日程,這個新興領域正在高速擴容,此前監管的確滯後。”廣東武警醫院耳鼻喉研究所中醫科主任龍目恒説。

  醫藥板塊:牛市仍可考慮“吃藥”

  記者留意到,昨日醫藥板塊漲幅居前,醫療器械服務子板塊漲幅達到6.76%,化學制藥達到超6%,中藥也達到6.12%,多只個股漲停。

  “多重因素在刺激醫藥板塊行情上漲。一方面是概念股近期受疫情影響得到拉升;另一方面藥價放開也會利好拳頭産品多、市場份額高的龍頭股,藥品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不少中小企業或面臨洗牌出局風險,行業集中度或進一步提高;此外,食藥監總局未來會對包括提取物在內的各類別藥物進行大力整頓,行業格局將面臨重新洗牌。”該行業觀察人士表示,感興趣的投資者仍可考慮牛市“吃藥”,板塊剛需性、成長性依然不容小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