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寧紅茶重振百年輝煌

  • 發佈時間:2015-06-02 02:29:19  來源:江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東北人參、內蒙羊肉、新疆葡萄、山東阿膠……,談起知名地域産品,江西除了景德鎮的瓷器,修水(古稱寧州)所産的寧州工夫紅茶,(簡稱“寧紅”),同樣聞名世界。

  好山好水出好茶

  西出南昌,沿著昌九高速公路北行,不到三個小時就到了江西的西北門戶、與湘鄂兩省接壤的修水縣。遠遠望去,沿途的山巒樹木蒼翠,山頂雲霧繚繞,恍若仙境;路邊的溪流清澈見底,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為茶樹的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這裡的空氣都是甜的”——巨幅的廣告牌道出了每位來訪者的心聲。呼吸著沁人心脾的空氣,徜徉在森林覆蓋率達75%的全國林業大縣,很自然地想到了一句話——“好山好水出好茶”。

  修水縣歷朝歷代都是我省著名茶鄉,産茶歷史可溯源到唐代,盛于清代,迄今已有1200餘年的歷史。古義寧州的地域包括現在的修水、武寧、銅鼓三縣,當時這裡就是歷代朝廷的貢茶基地,寧紅的主産地修水縣佔到寧紅總産量的80%,修水寧紅以其“香味持久、葉底紅亮、滋味濃醇”而成為全國著名紅茶。

  出口茶暢銷歐洲

  光緒17年至31年(1891-1905年),寧紅茶在國際茶葉市場上步入鼎盛時期,有茶園面積34萬畝,每年輸出30萬箱(每箱25公斤),暢銷歐洲。

  清代光緒30年(1904年),寧紅輸出達30萬擔。那時縣內茶莊、茶行多達百餘家,較有名氣的有振植公司、吉昌行、公和厚、大吉祥、怡和福、恒豐順、廣興隆、正大祥、恒春行、同天谷行等,全縣出口茶佔全國總數十分之一強。

  當時,寧紅生産的朝廷貢品——珍品太子茶被列為貢品,故又有“公茶”之稱。光緒年間,漫江羅坤化的“厚生隆”茶行特製的太子茶,生産“太子茶”百箱(每箱25公斤),在漢口以每箱售價高達100兩白銀的價格賣給俄國人,俄羅斯太子予以“茶蓋中華,價甲天下”的高度讚揚,並贈與獎匾。

  到19世紀中葉,寧紅暢銷歐美,成為中國名茶。當地還出現了“義奉祥”茶莊、“怡和福”茶行等知名的老字號茶店舖,專門在上海等地出口茶葉,故有“寧紅不到莊、茶葉不開箱”的業內崇高地位。美國茶葉專家威廉·烏克斯在《茶葉全書》專著中稱讚“寧紅色、香、味俱屬上乘。”

  當代茶聖、原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吳覺農先生回憶道:1934年他在英國倫敦看到市場的小包裝茶葉,外面寫的是寧州紅茶,但裏面裝的是我國祁門的紅茶,由此可見當時寧紅昌盛非凡。吳覺農先生鄭重地題詞道:“寧紅是歷史上最早支派,早于祁紅九十年,先有寧紅,後有祁紅,寧紅、祁紅並稱世界之首”。

  修水茶葉鳳凰涅槃

  1949年時,修水縣産茶僅7000擔,幾近癱瘓。經過幾代茶農的接力努力,“修水寧紅茶”逐漸恢複元氣。

  1958年,修水縣開發出兩種品質優異的寧紅超級茶銷往蘇聯,經中外專家鑒評,品質達到“國際高級紅茶”的標準,榮獲中國茶葉進出口總公司專電祝賀。同年,高級寧紅茶“山谷紅”被國務院列為招待外賓的“禮茶”。次年送往廬山會議的超級寧紅工夫茶,獲中央領導的好評。1985年生産的寧紅特級工夫茶寧紅金毫,成為“中國紅茶”中的珍品,該産品延用“太子茶”的原料, 1988年在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上評選為金獎。此後,又先後榮獲“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産品”和“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茶葉生産基地縣”等大獎。

  百年金獎王者歸來

  省茶葉協會常務副會長、修水縣茶葉科研所書記吳東生是位與茶葉打了38年交道的老茶人,他深刻研究修水茶葉歷史,並見證了修水茶葉近段的發展歷程。

  吳東生欣然告訴記者:近十幾年來,修水縣按照“扶龍頭、創品牌,轉觀念、活機制,興科技、增效益”的思路,大力發展茶産業。如今,修水的茶園面積近15萬餘畝,擁有各類茶廠110家,其中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一家,省級3家。如今寧紅茶得到涅槃再生,寧紅最大的精製加工廠——寧紅集團公司(前身為1949年建立的修水茶廠)已成為江西最大的紅茶生産加工規模專業廠,寧紅的品牌價值達8.39億元,成為全國百強公共品牌。

  “一百年前的今天,修水寧紅工夫茶獲得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甲級大獎;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寧紅又在衝刺2015年義大利米蘭世博會‘百年世博中國名茶公共品牌金獎和企業品牌金駱駝獎’,將再現百年輝煌,為江西、為中國爭得榮譽!” 吳東生欣然自信地説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