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文興:緊跟國家需要開創大氣環境科學

  • 發佈時間:2015-06-01 07:34:4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婁辰

  他是我國大氣環境化學的奠基者之一,對我國大氣環境立法、大氣污染和酸雨控製作出過重要貢獻。

  “國家給我的更多,我回報的只是點滴。”他如此看待自己的付出。

  這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前副院長,山東大學環境研究院院長王文興。

  治理PM2.5的先行者

  PM2.5和霾化學是近年來大氣化學研究的熱點。88歲高齡的王文興,與霧霾“鬥爭”了10年。

  2005年,78歲的王文興擔任山東省《山東地區大氣PM2.5污染特徵、來源及形成機理》課題組長,在山東4個代表性城市及泰山之巔,連續同步觀測PM2.5和相關氣體污染。

  王文興見證、參與了我國大氣環境科研從無到有、從初創到深入的全過程,在大氣光化學污染規律和防治、煤煙型大氣污染與控治、大氣酸沉降化學等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是我國大氣環境科學的開創者之一。

  科研方向緊跟“國家需要”

  “國家需要”是王文興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

  “我1952年大學畢業,那時候國家百廢待興,穿衣吃飯是大問題。吃飯靠糧食,糧食得要肥料,合成氨最重要;穿衣光靠棉花不行,還得發展合成纖維。這些都要用到工業催化。為此我寫了《工業催化》一書。”王文興説。

  《工業催化》是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第一本專著,對烴類氧化工業催化劑的研製具有指導意義。

  王文興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工作期間,主要是承擔國家重大項目,“我1995年去歐洲參加世界酸雨大會,親眼看到有的森林成片成片死亡。”王文興表示,我們國家就沒有出現此類現象,與研究人員的研究和國家的及早控制分不開。

  王文興領導的酸雨研究團隊獲得了我國環境科學領域至今唯一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人格魅力比肩學術貢獻

  王文興“清正”。對於院士待遇,山東大學有明文規定,但他拒絕接受,認為目前的條件已經很好;學校設有院士專項科研活動費,他從不輕易動用。

  王文興“淡泊”。其酸雨研究參評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時,評獎委員會規定獲獎單位第一和個人第一不能同屬一個單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可以二選一。作為項目第一負責人,王文興選擇了單位第一。而他個人,只能排名第二。

  王文興“平易”。他外出很少動用學校的院士專車,經常自己打車,認為專車接送要跑兩趟,浪費人力物力,還排放出更多的大氣污染物。

  據新華社濟南5月31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