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文彪委員談治霾:引進市場化與産業化機制

  • 發佈時間:2015-03-05 08: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5日訊(記者 武曉娟 專欄)如何驅散霧霾,留住藍天?這是民眾對於兩會環保議題的最現實關切。“運用市場化手段,形成産業集聚。治霾是公益事業,只有與市場經濟規律相結合,才能更可持續"。3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給出了“治霾”建議。

  從治沙中總結的治霾經驗

  王文彪有27年的治沙經歷,他認為治沙和治霾是相通的,建議治霾一方面要淘汰落後産能,對傳統企業進行改造,節能減排。從宏觀層面講,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限制污染物排放、研究推廣清潔能源的政策,這些都有利於霧霾治理。

  另一方面,王文彪建議要關注碳排放,在城市中心地帶及周邊多種樹,搞綠色建設。

  “你霧霾天到到郊區轉轉,空氣還是很好的,這是因為有山有水,所以城市還是要多種樹、多種草。”王文彪舉例。

  運用市場化手段治霾 形成産業集聚

  當然,王文彪也承認了治理霧霾的困難,這不是一個文件、一個指令就能破解的,需要一個較長的週期。這期間,企業如何盈利?他認為一個很重要的思路就是引進市場化與産業化機制,運用市場化手段治理霧霾,並形成産業集聚。“治霾是公益事業,只有與市場經濟規律相結合,才能更可持續。”王文彪表示。

  他分享了億利的運營模式——“億利生態圈”,即圍繞生態環境修復來發展可持續的産業,構築“綠土地”+“綠能源”,綁定金融和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通俗來説,就是通過搞生態沙漠來修復綠地,以發展生態能源來修復空氣。

  結合治理庫布其沙漠的實例,王文彪認為對企業來説,治霾不僅不會拖累GDP,而且還能創造有品質的GDP。他介紹自己20多年前投身建設庫布其沙漠時,它就是個死亡之海,是負資産,經過修復與開發,目前已形成了融生態、農業、旅遊等為一體的“生態經濟圈”,實現了由“負GDP”到“正GDP”的轉變。還有“微煤霧化”治霾技術能在保證不影響經濟運作的情況下,大幅減少煤炭污染排放,實現“灰色GDP”到“綠色GDP”的轉變。

  王文彪對中國經濟網記者坦言,上世紀80、90年代,首都沙塵暴對民眾的身心傷害一點不亞於今天的霧霾。“今天,治理霧霾刻不容緩,但同時也説明它蘊含著發展潛力。”王文彪表示。

  關注土地荒漠化治理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近五年,王文彪委員的提案都與生態保護有關,今年兩會,他提交了《關於將沙漠治理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提案》,提出要順利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必須正面土地荒漠化問題,並下大決心、下大力氣予以解決。

  王文彪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很多都是荒漠化土地,如不科學應對和解決,勢必將影響“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

  代表委員小資料:

  王文彪,男,漢族,1959年12月生於內蒙古,中共黨員,研究生,高級經濟師。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更多報道請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