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蘋果産業轉方式靠創新
- 發佈時間:2015-05-29 06:21:42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喬金亮
近年來,我國蘋果生産向優生區集中的趨勢明顯。作為全國蘋果優生區,陜西蘋果産業有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我國蘋果産業今後如何更好發展?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蘋果産業協會産業經濟專家陳瑞劍。
在陳瑞劍看來,陜西果業轉方式、調結構的經驗值得關注。在曾經貧瘠的黃土高原上,陜西省利用資源特點與蘋果生態指標的完美契合,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優生蘋果産區;通過樹立創新思維,在並非全國優勢蘋果生産縣的千陽,創造了代表著現代果業發展方向的矮化蘋果生産基地,讓全國蘋果産業的栽培制度改革看到了希望。他們率先搶抓産業發展頂層設計的“牛鼻子”,出臺了全國首部果業地方法規。
陜西努力用小蘋果“闖蕩”大場面,把傳統農産品的品牌宣傳做到了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用小蘋果結合大戰略,通過建設中哈蘋果友誼園開啟了果業絲路行,用實際行動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用小蘋果開拓大市場,在全國經濟發達城市開設了130家陜西水果品牌形象店,出口到全球數十個國家。這種非傳統的思維方式,推動了陜西傳統産業發展方式的真正轉變,實現了果業發展的連年跨越。
陳瑞劍認為,全國蘋果産業持續發展就要著力解決以下問題:生産領域,傳統老化果園基數大、矮化模式佈局不清晰、優質苗木供應跟不上;加工領域,原料果品成本高、國際市場不穩定;市場領域,産銷壓力逐漸顯現,生産規模快速上升。
他表示,下一步各産區需要著重把握3個方面:一是優化生産佈局。引導各産區科學劃分矮化與喬化,以及早中晚熟果品的生産佈局。二是優化市場佈局。大力開拓國際鮮果市場和國內果汁市場,積極引導各産區探索“網際網路+蘋果”的現代銷售模式。三是優化消費佈局。合理引導鮮食消費和加工消費的市場需求,加強蘋果加工品的多元化開發,均衡消化不斷增長的産量,穩定市場預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