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低空市場這塊“蛋糕”怎麼吃

  • 發佈時間:2015-05-28 03:33:17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梁建剛

  低空開放趨勢不可逆轉

  “9年前,金匯通航剛成立時,我們就有空中游浦江的想法,但努力三年,沒有實現。這一次,全部申請獲批大概只用了一個多月。”上海正陽投資集團總裁史賢俊,對這次審批速度之快也覺得意外,“這次好像太順了”。

  正陽集團註冊在上海,集團所屬金匯通航,正是此次“五一”黃浦江低空遊覽的具體運營方。按照我國目前規定,運營方事前需三證齊全:民航管理局的空中游覽資質審批,空軍航線與飛行計劃審批,空管航線與飛行計劃審批。金匯通航從今年3月提出申請,4月底便拿到了全部審批資質,完成了“五一”試運營準備。

  “這個速度,我也有點驚訝。”中國民用航空華東管理局局長蔣懷宇,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不過,這也説明國家改革空域管理,開放低空領域的決心,這一趨勢,不會逆轉。”

  蔣懷宇的驚訝有原因。中國的空域管理與飛行管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規定,國家對境內所有飛行實行統一的飛行管制,並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統一組織實施,民航在其劃定的部分空域內實施對民用航空器的指揮。各類低空空域須經空軍統籌公共運輸航空、通用航空和軍事航空的使用需求,研究提出方案,經國家空管委審批後方可劃設。

  而這一次,黃浦江直升機低空遊覽項目迅速獲批,也意味著,“我國軍方對低空領域的開放抱著極為積極與支援的心態。”一位業內專家説。

  目前,低空空域改革正駛入快車道,瀋陽、西安、杭州等10個城市已開始1000米下空域改革試點,並計劃今年底向全國推開。今年初,國家在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任務分解表中,也明確提出要在6月底前,出臺涉及郵輪遊艇旅遊、低空飛行旅遊的具體措施。

  作為將國家改革與商業結合最便捷的項目,低空旅遊迅速被企業看中,成為從低空“蛋糕”上切下的“第一塊”。今年3月29日,啟德航空的空中游覽項目在上海首次獲批,4月21日,金匯通航獲批,上海低空旅遊迅速“破冰”。

  城市管理需要立體規劃

  實際上,直升機低空遊覽,在金匯通航的整體業務中,也只是很小一部分。“電力巡線、礦山勘探、護林防火、私人服務等,金匯近幾年業務量直線上升,機隊20多架直升機供不應求,旅遊目前還是貼錢賺市場階段。”

  史賢俊的介紹,暗合了通用航空産業的真正價值。實際上,向前追溯,2008年汶川地震後的救援,是國人第一次全面了解通航作用與價值。“地震發生後,人們才意識到只有使用直升機等通航飛機,才能將機場與災區連接,輸送救災物資與人員。”一位航空業內人士回憶。

  據統計,汶川地震後我國共出動直升機35架,固定翼飛機3架,累計作業飛行514小時,1006架次,運送物資設備835噸,人員3270人,通航飛機尤其在災後救援前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是那次救援,暴露出我國通航運營力量的不足,使中央下決心加強通用航空應急體系建設。”業內人士説。2009年民航局即印發通知,提出對航空作業給予補貼等15條具體措施,2010年,“通用航空規模快速擴大”被列為民航“十二五”發展重要目標。

  而通用航空産業僅在運輸服務中,又分為代表商務航空的公務機,與更靈活的低空直升機兩類,“不論哪一種,都會拓展城市的原有功能,促進經濟發展,使城市的管理從平面2D向立體3D轉變。”蔣懷宇認為,實際點説,城市交通疏導、緊急醫療救助、高樓防火救援、必要警務活動、新聞第一現場等,都可以借助直升機徹底改變原來的方式,高端會議、商務洽談、海外接待等,也可通過公務機極大提升效率。

  “大家需要知道的是,通航並非有些人認為的‘富人的玩具’,實際上,它與城市經濟發展、民生保障密切相關。”蔣懷宇説。

  實際上,上海之前也有實驗,從2004年華山醫院建設直升機坪,投入緊急醫療救援,到2008年起,上海警用直升機開始巡航,市民對直升機並不陌生,但沒有多少人會想到真正與日常生活相聯。

  位於上海外灘的半島酒店,曾提出複製香港半島酒店的運營模式,採用直升機通勤飛行,接送、服務來店客人的設想,這從另一個側面折射出市場對於開放低空發展通航的現實需求。

  “金匯原本計劃,在旅遊下一步,打造空中‘120’ 急救。”史賢俊説,“按照國外通行的做法,政府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借助企業飛機,可以實現空中急救、交通疏導、防火救災等各種目標,性價比遠比自己購買、維護划算得多。”

  但現實問題是,要拿到這塊低空“蛋糕”,意味著上海城市的規劃與管理,需要從過去的平面化向立體規劃、管理轉變。僅舉一例就可以看出,目前上海僅有幾處經批准的直升機起降點,高東機場、國際賽車場、華山醫院、瑞金醫院和龍華機場,後灘直升機場目前還屬於試運作階段,後續難説。

  “通航不僅需要飛機,也要飛得起,落得下。”蔣懷宇説,“這是通航産業目前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

  行業背後的千億産業鏈

  上海的直升機遊覽産品,價格從800元至5000元不等,單次飛行成本約4萬元,不少遊客覺得偏高,“但這個價格,只能説是保本,甚至略虧。”史賢俊説,“金匯之前在廈門運營的低空遊覽,每年營業額100多萬,還不夠幾位飛行員的工資。進入通航産業近10年,金匯先後投入了十幾億,現在還沒賺錢。”

  這也是目前我國多地開展直升機遊覽項目共同的境況。處於剛起步的中國通航,與發達通航市場之間還有很大差距。專家介紹,美國有通航飛機23萬架,每年飛行時間超過2800萬小時,運載乘客超過1660萬,每年給美國經濟帶來1500億美元收益,提供超過120萬個就業機會。觀光飛行更是旅遊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企業超過300家,經營1000多架飛機,每年收益逾10億美元,每年遊客人數逾200萬人次,國內外遊客各佔一半。

  此外,通航也不僅僅只是旅遊。蔣懷宇介紹:“通用航空産業是一項鍊條長、輻射廣的新興産業鏈。涉及上游的通用航空裝備製造、通信導航,中游的飛行員培訓、通用航空發動機及零部件製造、機場管理、人員運輸,還有下游的航空器材租賃、設備維護維修、旅遊、民生保障等,前景非常廣闊。”

  通航發展之於國家航空産業意義更加重要。在美國,飛行員都是從通航飛機開始培養,許多航空領域的新設備、新規範,先在規模較小的通航飛機上試驗,再向安全等級要求更高的民航轉移,成為支撐整個航空技術創新的産業基礎。

  如今,我國對通航的需求愈發迫切,截至目前,我國通航企業達到246家,飛機1987架,國家級航空産業基地10個、還有上百個通用航空産業園,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國家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曾介紹,“預計到2020年,我國通航作業飛機將超過5000架,通用航空作業量達到每年200萬小時,年均增長速度19%,國內通用航空需求總價值將達155億美元。通用航空是一個潛力巨大的經濟增長點。”

  “可以説,直升機低空遊覽只是産業爆發的冰山一角,整個通航領域正在蓄勢待發,很多企業都看好上海,將註冊地選擇在上海。但上海無論從産業發展,還是相應的城市管理,目前都還沒有走在全國最前列。”蔣懷宇説,“轉型升級中的上海,面對千億級綠色通航産業,應當説是一個極好機遇,就看如何把握了。”

  尷尬背後的通航産業管理

  從市民投訴噪音,到媒體報道項目沒有公示、環評,甚至多部門無規可管等問題,浦江低空遊由此被迅速叫停。之後,上海相關部門提出將制定專門針對上海都市直升機低空遊覽管理辦法。

  但航空專家指出,地方政府對於通航産業的管理,並非完全無法可依。“通航機場的建設與選址,都需要經過地方政府的審批管理,飛行安全的保障,有《民用航空法》,《機場管理條例》中有明確對機場建設、規劃、凈空保護的內容,《通用航空飛機任務審批與管理的規定》明確規定了幾項需要審批報備與不需要審批的內容,這些政策法規已搭建出通航的基本管理體系。”

  對於公眾意見最大的環評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中也有規定,包括對民用航空器起飛、降落凈空,周圍建築與噪音之間的量化要求等。“問題的關鍵在於,對於通航這一新興事物,平時地方政府甚少涉及,經驗和準備尚不足。上海此次若能就其中若干規範進行梳理,盡可能出臺涵蓋更為詳細的管理措施,對全國的城市低空遊覽都有指導和借鑒作用。”

  但若想真正吃到低空開放這塊“蛋糕”,管理只是第一步。“發展通用航空,僅飛機順利落地,就涉及空域、機位、地面保障、維護等一系列問題。”蔣懷宇介紹,作為行業管理部門,民航華東局正在全力搭建支援通航系統發展的平臺,“包括建設飛行基站運營商(FBO)、飛行服務站(FSS),以及汽油配送站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搭建服務平臺,目的只有一個,即引導行業向健康持續的方向發展。”

  對於上海來説,發展通用航空理應有更加迫切的內在動力。“上海的兩大民用機場僅運輸航空飛行量就已接近飽和,上海需要在適當時候建設自己的專用公務機場、通航機場。”蔣懷宇表示,地方政府可以通過規劃先行、搭建平臺,鼓勵社會資本積極進入的辦法來推進。

  在今年上海的公務機展上,國家民航局副局長王志清透露,近期民航局將下發通用航空審批管理辦法,全面下放通用航空審批許可權,行業管理資訊系統也將在今年投用。“發展通用航空,低空領域開放只是其中一步,相關産業與基礎設施配套更重要,只有在改善基礎環境,加快基礎建設,同時完善標準制定與銜接,再輔以監管、協調能力的提升,才有可能迎來通用航空市場的真正發展。”

  “‘通用航空即將迎來春天’ 已經喊了快10年。”蔣懷宇認為,直到今天才能説,通航真正的春天,快要到了。

  市場觀象

  “風”已吹起

  僅僅熱鬧了3天,直升機低空遊覽在上海被迅速叫停。

  和許多新生事物一樣,問題與矛盾直至進入實際運營,方才發現、發酵,噪音、環保、空中安全,一時間在媒體蜂擁而至的報道中露出一大片空白,在一片焦急聲中呼籲填補。

  自今年3月至4月間,短短一月內,上海兩項直升機低空遊覽項目迅速上線,金山的水上飛機遊覽也被披露將於7月問世。

  人們頗感好奇的是,直升機低空遊覽怎麼“突然間”就躥紅了?

  可實際上,“風”已吹起。近年來我國低空領域開放提速,其目的正是鼓勵航空運輸業中與民航並稱“兩翼”的通用航空産業發展。而直升機城市遊覽,只是通航産業中的一部分。

  除了旅遊觀光,通航的背後,還有一局更大的“棋”。

  有人説,只有當通航産業覺醒,才會真正迎來“飛的時代”。而對當下的上海來説,問題的關鍵,並非僅僅在於直升機遊覽的上上下下,當低空領域逐漸開放,有多少人會明白這將改變什麼?

  更進一步的潛臺詞是,面對通航産業與低空市場這塊“大蛋糕”,上海該怎麼吃?

  全球城市“低空遊”

  經濟學家們曾做過一個有趣的統計:當每人平均GDP超過1000美元時,汽車開始進入家庭;當每人平均GDP到3000美元時,汽車開始爆炸性增長;每人平均GDP6000美元時,生活開始進入休閒時代;每人平均GDP達到8000美元時,私人飛行將達到通用航空市場的六成以上。

  從數字上看,直升機觀光旅遊恰好起步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濟開始蓬勃發展的歐美國家,如今,在直升機旅遊發展最為興盛的美國。全世界許多城市都有非常著名的直升機旅遊項目。

  紐約在紐約坐直升機,可以選擇飛越自由女神像、中央公園、帝國大廈、華盛頓大橋等幾大著名地標,飛行線路在哈德遜河上空,高度不得低於300米。

  東京東京的直升機空中游覽,最大的亮點是夜航,可飛經東京灣、銀座、東京塔、澀谷、東京巨蛋、秋葉原等主要景點,飛行時間15分鐘。

  雪梨雪梨直升機遊覽項目,沿途可以飛經雪梨港、雪梨歌劇院、海港大橋,欣賞令人嘆為觀止的海岸線,包括邦迪海岸。

  倫敦著名的大本鐘等著名景點都可以在直升機上看到,飛行時間從15分鐘至45分鐘,飛行線路也在泰晤士河上。

  美國的航空文化

  通用航空是美國航空工業的基石,它包括上萬座機場、20多萬架飛機和60多萬名飛行員。據介紹,美國的通用航空之所以發達,與其良好的航空文化密不可分。

  那麼,美國是如何打造自己的航空文化呢?曾長期在美國生活的網友做出過分享:

  航空節——每年美國都會在各地舉行航空節,節日當天,當地空軍基地都會開放,成為航空遊樂園,美國海軍航空兵會有飛行表演,觀眾可近距離參觀,甚至能坐進機艙;

  企業開放日——美國的航空公司、飛機製造商等與航空有關的企業,每年都有相似的企業開放日,向公眾開放,講解有關航空製造的各種知識;

  節假日航空活動——在美國每年大大小小的許多節日,包括獨立日等慶祝活動中,各種軍方或民間的飛行表演、跳傘必不可少;

  航空表演周——官方、民間飛行表演隊在全美各州都有,每年還會集體舉行飛行表演周,其中最著名的“試驗飛機協會的勇敢者飛行大會”,一週內可吸引全世界近70個國家1萬多架飛機前來表演,超過50萬愛好者參與,表演中甚至還有100架飛機的編隊飛行;

  航空博物館——美國很多城市都建有航空博物館,除了歷史,大多數有各種各樣的互動展出,可以讓孩子們一邊玩一邊了解航空科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