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綠色的城造就綠色的港

  • 發佈時間:2015-05-28 02:43:0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王龍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東道主,興致勃勃介紹著城市環保策略的哥本哈根-馬爾默港(CMP)首席執行官約翰·瑞斯汀,很快就讓人感受到了北歐居民對綠色經濟和綠色生活的莫大敬意,同時也激發出遠道而來的我們探究這個北歐港口如何實現綠色運營的興趣。

  在日前圍繞哥本哈根-馬爾默港的訪問中,瑞斯汀以“通往歐洲的綠色門戶”為主題進行講解,大約1個小時的內容既有對歷史的反思,也有對未來的設想,給聽眾的總體感覺是言之有據和言之有益。

  言之有據,説的是歷史依據,約翰·瑞斯汀將這個由瑞典、丹麥兩個國家平股組建的新興港口,放到馬爾默、哥本哈根兩座城市的發展歷程當中,通過更為廣闊的歷史視角,審視城市和港口的規劃與佈局。

  馬爾默是瑞典第三大城市,歷史上曾以造船業聞名于歐洲,但重工業、重污染一度是這個城市標簽。經過最近20年的艱苦轉型,馬爾默變成了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城市,不僅是瑞典國內第一個“環境友好城市”,還拿到了聯合國授予的最佳人居城市獎。約翰·瑞斯汀説,馬爾默市政府的可持續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全部市政設施要靠可再生能源提供動力。

  馬爾默位於連接波羅的海與北大西洋的厄勒海峽東岸,與之隔海相望的是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史料記載,哥本哈根在丹麥文中就是“商人的港口”之意,在11世紀初還是一個小漁村和貿易港,12世紀初發展為商業城鎮,15世紀初成為丹麥首都。如今,哥本哈根是全球聞名的低碳環保先鋒,也是世界上最為宜居的城市之一。長期以來,哥本哈根市政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在城市規劃、建設、發展和管理中大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過去十年間,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20%。哥本哈根如今制定的目標是:到2025年,成為世界首個“碳中和”首都,風能發電佔比提高到50%,到2050年不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從水質上看,你現在可以直接跳到海裏游泳”,瑞斯汀説,“但在20年前的哥本哈根是無法想像的”。

  言之有益,説的是根據兩座城市的整體發展規劃,哥本哈根-馬爾默港也做出了相應調整,致力於打造全球最綠色的港口,為其他港口的升級換代提供了一個實用性很強的樣本。

  瑞斯汀説,環保概念在北歐深入人心,兩個城市將變得越來越綠色,但同時給港口運營帶來一系列高難度的挑戰,“我們要設計出一整套綠色解決方案”,比如未來的能源供應和環保措施等等。根據已經公佈的2014年財報,哥本哈根-馬爾默港將更加強調經濟、社會和環境三者之間平衡發展,通過重新評估環境政策來改善港口運營體系。作為港口運營方,哥本哈根-馬爾默港還將依照瑞典和丹麥相關環境法規開展多種業務,對港區內各種設施及相關企業進行環評,同時積極推動港區內企業形成“工業共生體”,實現廢料廢氣的迴圈利用。

  負責環境和品質控制的哥本哈根-馬爾默港務官員索倫·彼得森驅車引領大家參觀時説,在哥本哈根-馬爾默港,有幾個非常昂貴但還沒有實際使用的“擺設”,但這樣的投入非常值得,遠端石油泄漏控制系統就是其中之一。彼得森説,一旦港區附近發生石油泄漏,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智慧手機的應用軟體進行操作,將紅色“魚雷”發射到指定位置,對泄漏的石油形成一道“油柵欄”,現在的這套系統比之前純人工操作節省了一個半小時。“在馬爾默港這邊,我們每年都要演習很多次”,索倫森説,但願永遠只是演習才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