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健康之路”為患者建立熟人網路

  • 發佈時間:2015-05-25 13:29:5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大軍正浩浩蕩蕩地進入醫療體系,“丁香園”“春雨”“好大夫”等醫療健康類APP次第登場,預約掛號、輕問診、分級診療各式服務眼花繚亂。

  靠著高效的線上技術,以線下傳統的“熟人引導”,“健康之路”創辦人張萬能在2000多款健康類APP中成功突圍。

  以“點對點”解決“看病難”

  45歲的張萬能穿著樸素,仍住在上世紀90年代集資建設的80平方米的房子內,書櫃內除了專業書籍,更多的是關於傳統儒道的經典。張萬能説:“公司要想保持年輕,關鍵就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和持續不斷的學習。”

  張萬能回憶了與醫療的結緣。1999年,張萬能的一位親戚來省城看病,一大早到醫院排隊掛號,到看完病拿到藥,前後用了5個多小時。“一個外地人來看病,沒有熟人帶著,該有多難!”張萬能很感慨。

  這觸發了他的思考:是否可以利用技術手段建立一個平臺,通過整合醫療資源資訊,提供點對點的服務,解決醫、患資訊不對稱的現狀、解決百姓看病難問題?

  當時,中國網際網路界迎來了第一波熱潮,網上教育、網上銀行、電子商務等依託網際網路的産業如火如荼。張萬能將目標鎖定於“健康醫療”,“健康之路”雛形萌生。

  讓病人在醫院有“熟人”

  “人生病的時候很無助,特別需要一個人在旁邊提醒,應該找什麼醫生,去哪個部門……‘健康之路’就是要為患者建立一個在醫院的‘熟人網路’。”張萬能説。

  事業草創期,“健康之路”主營預約掛號服務——掛號通,與早期網際網路創業從“線上”起家不同,張萬能的創業之路選擇從“線下”突擊。

  “患者就診大多數是低頻偶發的急性病,第一反應都是直奔醫院,很少會考慮預約掛號,或者提前對醫生資訊做大量功課。”張萬能説,要改變患者的就診習慣,必須通過面對面引導才能實現。

  從挂靠金融機構,為VIP客戶免費提供預約掛號,到招募大學生志願者,在藥店和醫院進行現場宣傳,張萬能奔走于公司、醫院、政府職能部門之間,逐漸將團隊的觸角滲透到福建省內各大醫院。

  在健康之路公司總部,除了呼叫中心、運營中心之外,公司的大部分人馬都被分派到各家醫院。張萬能説:“我們是一家移動醫療服務領域的‘重’公司。”

  線下服務團隊的建立,打開了“健康之路”發展的“任督二脈”,這種業務形態很快在福建省內推廣開來。2008年,張萬能走出福建,將目光鎖定在全國市場,通過與各省市的醫療夥伴合作,建立合資公司。幾年後,張萬能通過置換股份,將分佈在各省市的公司進行合併,一個統一的管理體系孕育而生。

  “健康管家”相伴就診全程

  “‘健康之路’的服務價值主要通過診前、診中、診後3個階段來實現,最有意思的就是‘診後’的系列服務。”張萬能説。

  相關數據統計,我國醫生平均分給每位患者的時間只有382秒,病人離開診室,治療才剛剛開始,吃藥、康復訓練等各個環節都會碰到各種問題。基於此,健康之路繼續推出另一核心服務,通過網路或電話診後諮詢醫生。

  “患者看完病後,可以掃描醫生專屬的二維碼,與醫生建立資訊通道,醫生自行控制患者的數量、服務時間和價格。”張萬能説,這一服務體系的建立可以幫助醫生建立和管理自己的患者群,有的放矢地進行醫療服務,也可以幫助醫生打造自己的品牌。

  當前“健康之路”的服務範圍已經覆蓋全國31個省份,服務於4500多家知名醫院,3萬多名醫生,每年為數千萬患者提供就醫指導。

  張萬能説,“健康之路”的願景是“做億萬中國人一家子一輩子的健康管家”。(劉姝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