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可否抓抓“不嚴不實”的典型

  • 發佈時間:2015-05-25 05:33:21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羅浩聲

  市委書記劉奇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部署會上指出,“不嚴不實”侵蝕的是黨的肌體,污染的是政治生態,必須堅決清除這一“腐蝕劑”;“不嚴不實”傷害的是群眾感情,疏遠的是幹群關係,必須堅決拆除這座“籬笆墻”;“不嚴不實”踐踏的是公共權力,敗壞的是黨的形象,必須堅決剷除這個“病毒源”;“不嚴不實”阻礙的是改革進程,貽誤的是發展大局,必須堅決搬掉這塊“絆腳石”(5月19日《寧波日報》)。

  修身要嚴、用權要嚴、律己要嚴,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三嚴三實”是黨員幹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和成事之要,來一次全面深入的專題教育,十分必要。不過,筆者以為,在搞好針對性教育的基礎上,還應抓一抓“不嚴不實”的典型,以便劃出清晰的是非界線,讓廣大黨員幹部深刻認識、堅決摒棄、自覺遠離“不嚴不實”。

  現實中,不乏“不嚴不實”者幹得得心應手、混得有滋有味,原因在於他們的表現帶有欺騙性。比如,“三嚴三實”的幹部開會,“不嚴不實”的幹部也開會;前者常往基層跑,後者也頻頻“深入群眾”;前者注重抓落實,後者也逢人便講抓落實;前者重自律,後者也到處強調“廉潔從政”……有時還真難看清究竟誰“又嚴又實”,誰“不嚴不實”。像十八大後落馬的萬慶良、季建業、李春城、武長順、王敏、徐鋼等人,哪個不是以“又嚴又實”的面目示人,並不斷獲得升遷?應該説,有的幹部“不嚴不實”,可以一時迷惑一些人,不可能在所有的時候騙過所有的人。但事實是,像上面那些人,若非腐敗案發丟了“烏紗”,他們或許還是一如繼往地“又嚴又實”下去。這種怪象,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黨紀法規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執行的關鍵在嚴格。十八大之前,公款吃喝、旅遊和違規發放福利等問題在很多地方愈演愈烈,似乎成了一個“老虎吃天,無從下嘴”的難題。八項規定出臺後,中央從禁止公款購買賀卡、掛曆、月餅等入手,以釘釘子的精神步步推進,使黨風政風得到了根本扭轉。解決有些領導幹部“不嚴不實”的問題,也要抓典型性問題和個案。只有敢於把“不嚴不實”的幹部拉出來“遛一遛”、亮亮相,把“規矩”立起來,才能以紀律“剛性”約束有些幹部的“任性”,才能把“三嚴三實”變成領導幹部從政的“底線”。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重點對象,是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因而,抓“不嚴不實”的典型,也應突出“縣處級以上”這個“牛鼻子”。要通過巡視、督查、暗訪等方式,對那些處在重要崗位的幹部,來次更全面的“掃描”。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的,該處理的處理,該挪位的挪位,該查辦的查辦。只有縣處級以上幹部自身“嚴起來”“實起來”,才能給其他黨員幹部樹立榜樣和標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