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A股牛途未盡 新基金跑步入場

  • 發佈時間:2015-05-22 00:32:3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一方面市場指數的上行帶動著股基凈值整體持續上漲,而另一方面4月份新基金高密集發行和兩市大幅上漲驅動公募基金規模爆發增長,5月上半月公募基金髮行與設立也保持著緊湊步伐。對於市場“牛途”的延續性,目前多數機構都十分樂觀,而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主題基金也備受市場關注。

  指數上行 股基凈值整體上漲

  過去一週滬深兩市雙雙收漲。上證綜指漲幅為2.44%;深證成指漲幅為1.48%;滬深300指數漲幅為1.30%;創業板指數漲幅為5.78%。小盤股強于大盤股。29個中信一級行業中有27個行業上漲。其中,農林牧漁、輕工製造和紡織服裝表現居前,非銀行金融、銀行和煤炭表現居後。

  基金業績表現方面,根據數米基金研究中心統計,場外基金方面,市場上行帶動股票型基金及混合型基金凈值整體上漲,僅有個別基金收益為負。股票型基金中,重倉傳媒、智慧家居等熱點概念的大成中小盤以17.32%的收益率位列第一名,博時卓越及民生優選股票分別以15.63%和15.34%的收益率跟隨其後,而重倉金融地産的基金則收益率靠後,其中海富通國策周跌幅達2.25%,排名倒數第一;混合型基金方面,由於重倉TMT相關個股,且股票倉位超過94%,新華鑫利以14.01%的收益率位列混基第一名,財通價值以13.46%的收益率位列第二;債券型基金轉机債類基金錶現較好,其中天治可轉債C上漲16.57%,一級債則收益率靠後,其中華安收益B下跌0.43%。

  而場內基金方面,指數類基金整體表現略弱于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但仍漲多跌少,跟蹤創業板及TMT的ETF漲幅居前,其中中創400、資訊技術ETF凈值分別上漲9.35%和8.58%,排名前兩位,而跟蹤金融地産的ETF則排名墊底;LOF基金中,成長類基金錶現較好,其中大成小盤以17.32%的漲幅排名第一,跟蹤金融地産的LOF基金如嘉實50、國投金融聯接則跌幅居前;而金融相關分級基金則表現較差,其中券商B、證保B分別下跌7.00%和4.23%。

  新基金火熱 混基成公募資産增長引擎

  5月上半月,A股經歷本輪牛市首次大調後連續回升,成長股表現較優,期間,滬深300跌2.79%,中證500漲3.23%。4月份新基金高密集發行和兩市大幅上漲驅動公募基金規模爆發增長,5月上半月公募基金髮行與設立仍保持緊湊步伐,混合型基金的成立數量和募集規模均較其他品種突出。

  另根據華泰證券數據,過去一週有23隻新基金成立,募集金額為824.85億元,單只基金募集規模為35.86億元,基金募集總金額及平均募集金額與之前一週相比有大幅提升,募集總額創出今年以來的次新高。從新成立基金的具體類型看,除了廣發安泰回報等少數幾隻偏債型基金外,偏股型基金近期受益於股指強勢總體募集規模較好,佔據新成立産品規模的絕對比重。

  另外,根據最新公佈的新基金審批情況,近期以來共有36隻新基金獲批,通過簡易通道獲批的常規類基金有283隻,其餘13隻為通過常規渠道獲取的創新型基金。當前市場行情較為火爆,股指持續攀升,股票型基金募集也極為理想,獲批産品更傾向於簡易通道,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發行出新産品。在創新基金方面,前面基金公司持續上報的分級基金迎來收穫期,有超過10隻産品獲批,其中鵬華基金和中融基金更是批量獲批。

  來自最新一期證監會基金部披露的基金審批進程表顯示,有42隻新基金上報並獲受理,通過簡易通道上報的常規基金有33隻,其餘9隻是通過常規通道上報的創新基金。在創新型基金方面,行業指數分級基金依然得到大力推進,跟蹤標的指數覆蓋了資訊安全、體育産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熱門指數。此外,南方基金上報了一隻絕對收益策略産品。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我國公募基金總數達到2027隻,總凈值規模達到5.24萬億元,首次突破5萬億元。截至4月底,公募基金總數達到2108隻,公募基金資産達到6.2萬億元,4月增幅超18%。而具體來看,根據凱石工場統計,混合型基金4月絕對規模增長最多,單月規模增幅高達41.02%,今年以來混合型基金是發行數量和成立規模最突出的品種。對比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的成立速度,混合型基金由3月末的447隻增加至504隻,股票型基金由747隻增加至767隻。

  牛途未盡 “網際網路+”市場空間廣闊

  數米基金研究中心認為,在改革紅利及寬鬆流動性的背景下,未來牛市征程將持續,增量資金入市的牛市成長股及價值股均有機會。看好處於成長風口的“網際網路+”、醫藥、一帶一路工業4.0、環保等主題概念板塊,以及受益於風險評價改善的估值洼地行業如金融地産,此外流動性氾濫以及厄爾尼諾出現均對有色金屬行業形成直接利好。基金投資上,建議投資者重點佈局重倉金融地産有色行業的相關基金,逢低買入並持有為最佳策略,忽略短期波動;持續關注醫藥、工業4.0、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環保等主題類基金,可選擇合適時機積極配置,作為衛星資産享受超額收益。

  博時基金指出,目前A股市場擔負著驅動改革和推動創新的歷史使命,標誌著我們正處在一個權益類投資的黃金時代,宏觀政策的持續積極,證券市場的熱度不斷提升,短期波動也不斷加劇。在國家政策紅利和改革紅利的驅動下,滬深兩市的成交量節節攀升,融資融券交易規模不斷膨脹,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速度明顯加快,長期來看牛途還長。

  上投摩根智慧互聯股票型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郭晨認為,牛市已經運作到中段,以“網際網路+”行業為代表,牛市未來最重要的機會依然在於成長股。從長遠來看,當今這波牛市的特徵的創富機會仍然來自創業板、中小板。“因為這一屆政府已經傳遞了非常明確的資訊,未來我們不走老路,一定要靠轉型、創新來帶動經濟的增長,這些機會都在創業板和中小板當中。”郭晨表示。對於當下創業板市盈率“高處不勝寒”的局面,他認為,並不能因此就否定個中的機會。去年創業板漲幅也相當大,但去年由環保、資訊、新材料等板塊領漲,而今年上漲的個股完全是另外一波。創業板中有層出不窮的新業態,這些公司都在進化,不斷擴充延展出新的商業模式,資金會自己選擇方向,除非創業板有實質且持續的政策利空,否則這一趨勢難以改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