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電線電纜行業迎來轉型機遇

  • 發佈時間:2015-05-19 11:39:33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新常態下,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配套産業,電線電纜行業及企業經營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機遇與挑戰。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抓住“網際網路+”機遇成功轉型發展?在5月9日至10日召開的2015全球電線電纜年會上,業內企業家、專家學者、協會領導等對此進行了熱烈研討。

  會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第四次能源革命帶給電線電纜行業無限遐想,為了確保在下一輪革命中的發展勢頭,電線電纜企業需要在技術和體制上創新。

  “未來5到10年,很多企業將不再存在,這也包括一些電線電纜行業。”遠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蔣錫培在做主題演講時表示。

  蔣錫培説,各行業已經步入成熟市場時代,這意味著以往粗放式的發展將向精益化發展轉變。不守規矩、不懂創新、不求進步的企業勢必將遭到淘汰。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趨勢下,企業才要思考如何走進“網際網路+”時代,擁抱“網際網路+”。

  上海電線電纜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惠忠表示,線纜業目前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産品同質化嚴重、行業惡性競爭、監管體制不完善,可以説是“三缺兩多”。“三缺”,即缺人才、缺技術、缺資金;“兩多”,即産能過剩、設備過剩。他認為,線纜行業需要通過“網際網路+”來整合資源,努力推進重組、創新進程。

  廣東南洋電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永鴻説,目前電纜行業有100多萬從業人員,電纜企業超過了1萬家,但要從當前的電纜製造大國到2020年轉變為電纜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行業有競爭才有發展,但必須有一個底線,不能低於生産成本價。而“網際網路+”能為更多的企業提供“走出去”的平臺和通道。

  “新常態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由要素驅動變為創新驅動。當前要真正解決的,還是要在強化創新驅動上面做文章。現在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網際網路+’等,都要求發揮企業主體的創新驅動作用。”江蘇省光電線纜商會執行會長黃解平説,他還表示,針對電纜行業惡性競爭比較嚴重的情況,江蘇商會借助於第三方價格諮詢機構,開展了價格建設方面的預警提示工作,通過監察提示函的形式,來提醒相關方注意誠信治理。如果屢次不改,協會會通過第三方比如質檢部門、價格部門等,正式發出監察提示函來約束雙方。

  中天科技海纜有限公司總經理薛建淩説,同質化競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重復投資。他認為,如果企業有錢,其轉型升級就應該靠開發新産品,投資海外或者國內,靠投資培育新的增長點;如果企業沒有錢,則應該著眼于內部,搞創新升級,搞提質增效,通過花小錢改造設備,提高員工的素質,提高産品品質,來適應當前市場競爭。

  “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的融合絕非是簡單的物理反應,而是化學反應,將會使傳統行業迸發出全新的生命力。”遠東買賣寶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錄説。他認為,“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思維將是線纜行業發展的新途徑,“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制定將加快促進工業化和資訊化深度融合,包括電線電纜行業在內的工業網際網路將成下一個風口。未來的時代必定是“無商不電商,無商不移動”的物聯網時代。

  河南省産品品質監督檢驗院主任賀明志表示,日本電信電纜行業最多的時候有四五千家企業,現在只剩下幾十家,而中國的電信電纜行業企業目前也有五六千家,怎麼轉型是企業家必須考慮的問題。電線電纜品質不是檢驗出來的,也不是監督出來的,是企業生産出來的。供需雙方都想要好的國標産品,通過“網際網路+”能把生産企業和使用方連接起來,讓買賣雙方直接對接,從而減少成本,這是非常好的模式。

  “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對經濟貢獻巨大,但該行業目前已處於發展的十字路口,資本國際化是行業未來大趨勢。”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吳建民在演講中表示,“一帶一路”是中國幾千年曆史最宏觀的場面,涉及了六七十個國家,四五十億人口,中國企業家在走向世界時應該吸取教訓,接受培訓,整合資源,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爭取更大更好地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