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主機板“慢” 創業板“牛” 短期格局或難逆轉

  • 發佈時間:2015-05-19 05:34:43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本週20隻新股即將於今日批量申購的背景下,其對於資金的“抽血效應”也再度于昨日顯現。雖然滬指低開後一路攀升,但量能的不濟卻成為主機板反攻的最大制約,最終滬深股指也在收盤雙雙下跌。而題材股聚集的中小板與創業板,卻在早盤高開後持續飆升,並雙雙創下新高,如此大相徑庭的表現,也讓主機板負責“慢”,創業板負責“牛”的現狀愈發彰顯。大盤股何時能夠再起步,中小創是否還將高奏凱歌,無疑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量能制約主機板 震蕩或成主調

  在本月第二波新股即將申購的衝擊下,週一大盤量能再度萎縮,滬指上漲難繼,銀行、證券、交運、電力等權重類藍籌板塊成為資金重點逃離之地,而上述板塊的集體下跌也成為了滬指尾盤跳水的推手。一邊是估值高企的中小創一路上揚,另一邊,則是此前作為上攻先鋒的大盤藍籌的集體不振,如此對比鮮明的表現也讓很多堅守主機板的投資者有點“看不懂”。對此,東方證券分析師表示,當前藍籌難以起步,增量資金放緩是主因。“藍籌股目前受到金融股的拖累,指數不僅不漲,而且還在回調,雖然相比很多中小盤,藍籌在估值上有不小優勢但在此前大盤連續調整與新股密集群發的背景下,增量資金的大舉入場或仍需時日,主機板仍將做震蕩盤整。”

  資金的“抽血效應”下,大盤短期內難以走出明顯升勢的格局似乎已成為業內共識。國信證券分析師認為,在前期4000點到4500點的上漲過程中,主力板塊需要休整,同時在“慢牛”號召下,市場對金融權重板塊的熱情不高,主機板尚看不到明確的上行動力。不過,在隨後的震蕩過程中,部分板塊會做高整個指數的底部,主機板跌到4000點以下的可能性不大,投資者可在等待行情明朗的過程中高拋低吸,同時關注國企改革金融改革油氣改革等領域內相關的事件性機會。東北證券則認為,隨著打新資金的回場,預計主機板本週先抑後揚的可能性更大些,配置上則可向盈利和估值匹配度較高的個股遷移。

  風口仍在創業板可精選成長股

  相比不溫不火的主機板市場,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題材股無疑是近期資金的主要戰場,雖然創業板接近120倍的平均市盈率依舊高高在上,但從昨日題材股的強勁表現來看,投資者對於中小市值個股的青睞卻是有增無減。綜合業內人士觀點,創業板上雲集的成長類個股依舊是未來新經濟發展的方向所在,而上周“證監會約談公募基金”等傳言被證偽也在很大程度上堅定了市場做多創業板的信心。在本週新股密集申購的背景下,預計市場重心仍將落在中小盤題材股,不過前期樂視網安碩資訊等“龍頭”回調,資金逢高離場意願增強以及技術調整壓力開始凸顯,創業板在後期的分化或將更加劇烈。

  具體操作層面,廣州萬隆認為,在市場風口仍在創業板為首的題材股之際,建議投資者必須緊跟主力資金節奏,把握住市場領漲龍頭,方能在“新股抽血”衝擊下實現超額收益。創業板個股本身所具備的高成長性預期將會成為推動創業板股指持續走高的巨大動能,高成長預期的股票仍然是市場主力資金追捧的對象。在産業趨勢未變背景下,只要市場未出現系統性風險,資金追逐、持有這些行業的趨勢不會變。對網際網路、新能源等相關領域中高成長的新興産業類個股,投資者仍可大膽參與,而對於無業績支撐,安全邊際欠缺而股價過高的“偽成長”品種,則仍應儘量回避。

  本報記者 馬玉寶

  一言難盡

  牛市中等待也是基本功

  經歷了主機板近期的急轉直下與創業板的風生水起,“滿倉踏空”這一誕生於去年的流行詞想必又會浮現在很多投資者的腦海之中,只是,當時是不少重倉創業板的股民沒有趕上短時間內集體翻倍的券商,現下,則是看好低市盈率藍籌的股民們,錯失了與“神創板”一起飛的機會。當然,雖然踏空的群體是不同的,但踏空的心情,卻一定是相同的。

  既已踏空,就乾脆任其踏空吧,需知牛市之中,各個板塊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往往是常態。雖然近期市場有所調整,但大勢未來向好依舊是市場多方共識,牛蹄疾奔也要歇一歇,藍籌現在也是在用時間換空間。股市中,當然需要及時糾錯,但同時也要耐得住寂寞,既然持有的藍籌板塊長期的上漲邏輯未變,就應該堅定地持有,而不要因為三兩天沒漲,便全面否定自己的投資風格。因滿倉踏空而急躁,放下現在處於低位的藍籌股,再度追高買入創業板,或成為最後高位站崗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踏空創業板的投資者們,不妨給自己多一點耐心,守住籌碼,等風來。本報記者 馬玉寶

  編後

  創業板又漲啦——再現個股漲停潮,且一度以4.49%的漲幅創指數歷史新高。

  真的,創業板好似田徑賽場上不服輸的運動員,在與滬市主機板的競賽中,不顧一切地往前往前——1000點的差距,在萬米賽場裏,就如1000米距離,咬咬牙,發發狠,一定要超越,直到拿到金牌。創業板就那麼任性!

  創業板的精神需要我們鼓掌,值得我們為之加油!

  為什麼?因為如果創業板都不能讓創業者發展,投資者創富,那麼中國的經濟怎麼能夠轉型升級?如果這個賽場上哀鴻遍野,那麼看臺上的大眾又怎麼創業,觀賽的萬眾哪來創新勁?

  長期以來,太多的股民對創業板怨聲載道,因此牛市沒賺到錢,滿倉踏空,眼睜睜看到80後90後彎道超車,賺得盆滿缽滿。要是他們都像馬雲一樣不是抱怨而是在有抱怨的地方找到機會,抓住機會,那麼馬雲興許不會那麼春風得意,還唯恐馬失前蹄呢。

  所以我們主張,從現在開始,丟掉抱怨,謹慎投資去吧——當然,搶盤*ST博元的不要,瘋炒全通教育的不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