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黃宏生的二次創業:欲複製“彩電現象”打敗豐田本田

  • 發佈時間:2015-05-15 17:11: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 | 本刊記者 王國芳

  3月24日,黃宏生如約現身南京金龍,這回,在那裏等候他的除了公司員工,還有應邀而來的記者。

  “南京金龍目標很明確,要打造千億級純電動車産業基地。”“我們要成為新能源客車行業的標桿。”……時間不長的記者會上,黃宏生頻頻語出驚人,一改自2010年控股南京金龍後,保持多年的低調作風。

  正如所料,好奇鋪天蓋地而來。

  “您為什麼會二次創業?”“為什麼選擇汽車領域?”……喜歡追根溯源的記者想搞清楚是什麼誘惑力如此之大,能吸引眼前這位創維的締造者超脫已有的名利,再次開始殫精竭慮的創業生活。

  “我血液裏還有一點冒險的基因,追求新的事業版圖是我冒險的一種方式。”黃宏生語氣平和,回答似波瀾不驚,好像二次創業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事情。他太平靜了,這份平靜會很容易讓人忽略其決策的艱難,忘記追究隱藏在冒險背後是對世界、對市場的觀察與思考。

  冒險的B面

  “黃老闆思維比較跳躍,商業領悟力非常好,當你沒看到機會的時候他看到了,當你炒股票的時候他賣掉了,當你做房地産的時候他不做了。”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曾這樣評價黃宏生。如今,南京金龍或將為這一評價增添新的注腳。

  有人將2014年稱為新能源車元年,各路資本好像猛然間發現了新能源車巨大的市場空間,紛紛試圖以各種途徑切入其中,黃宏生卻早在2010年就開始對新能源車領域佈局。那時候特斯拉盈利還是3年後的事,諾基亞依舊稱霸著手機市場,PM2.5還僅僅是實驗室裏的數據,但是黃宏生已經從風吹草動中看到了變革的蛛絲馬跡。

  “馬斯克那小子真是個天才,竟然口出狂言説以後開車也是違法的。”話一落定,黃宏生少有的發出爽朗的笑聲。他説初次聽到這個説法時他感到很震撼,至今回想起來都會激動不已。黃宏生的激動或許不僅僅是因為馬斯克對未來人類出行方式想像力的突破,更是由於馬斯克打造的特斯拉讓他看到了現有的汽車産業格局被顛覆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參與其中的靈感。這或可從黃宏生為南京金龍制定的目標——“打造商用車界的特斯拉”中窺測一二。

  如果説外界的變化是黃宏生在朦朧中捕捉到的一絲光亮,那發生在人們內心世界的變化,因其親身經歷而變得明顯,而這成為他毅然投資新能源車的重要砝碼。

  “我要創建一家新力、松下那樣的企業。”在彩電領域創業初期,為了鼓勵自己,黃宏生喊出這樣的口號。那時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隨著日本經濟騰飛,日本産品正風靡世界,其管理經驗也被眾多企業家奉為圭臬,日本企業似乎披上了神話般的迷人色彩。

  然而,黃宏生萬萬沒有料想到的是20多年後,當初那個聽上去有點狂妄的夢想竟然真的實現了——世界彩電銷量前五的品牌有3家是中國的,創維是其中之一。“我們在彩電領域打了一場抗日戰爭般的偉大勝利,真的!當初想都不敢想。”談起這段歷史,他的言語間充滿了驕傲。創維的成功讓黃宏生意識到外國企業並不是堅不可摧,中國企業應該有這份自信與之競爭。讓他欣喜的是國內消費者也漸漸地不再迷信國外品牌,“現在還有人到商場找松下、新力的電視嗎?隨著人們對自主品牌信心的提升,再加上自主品牌自身品質的提升,汽車領域‘彩電現象’也將出現!”

  也許是種巧合,當前的汽車市場和曾經的彩電市場呈現出了某種相似的特點:國外品牌高價、自主品牌缺乏核心技術、市場被外資品牌嚴重壟斷。“外國品牌佔領的本土市場就是我們自主品牌的機會。”黃宏生説。

  一番深思熟慮後,2010年,黃宏生出資控股南京金龍——廈門金龍的一家代工工廠。看準了新能源車前景的黃宏生決定南京金龍實行集中精力攻克純電動客車為主,輔之以混合動力客車,完全放棄傳統客車業務的策略。

  南京金龍重生

  契機終於來了。

  2014年青奧會如期在南京拉開序幕。八月的南京正值盛夏,悶熱的氣候隱隱加重了比賽的緊張氣氛。和運動員一樣心情忐忑的還有黃宏生,因為南京金龍有576輛純電動車為青奧會提供服務,巨大的客流量對車的性能是一次不小的考驗,但也是證明實力的難得機會,為此南京金龍已經默默地醞釀了4年,他必須成功。

  “浴火重生”黃宏生喜歡用這4個字形容南京金龍自重組以來的歷程,他雖沒有追溯細節,但這幾個字從經歷大風大浪洗禮的黃宏生口中説出,顯得意味更加深長。如果將南京金龍這些年的故事集結成一本書,對其意義重大的青奧會期間的點滴必會成為濃墨重彩的一章。

  幸運的是,南京金龍順利完成青奧會任務,並且借著這股東風,其純電動車2014年前3季度銷量一舉躍居行業第二。隨後的幾個月,銷量翻番增長,2014年銷量共達1890台,保持行業第二。

  “2014年,我們打了一個翻身仗。”在24號的記者會上,黃宏生説道。聽得出來,他對這一成績比較滿意,“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他接著對記者説。説話間,工地施工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從遠處傳來,循聲望去,處於郊外的1400畝土地上空曠荒涼,在這裡南京金龍將建成年産5萬大巴,20萬輕型客車的基地。將視線拉得遠一些,會看到與其相隔約100米的比亞迪南京基地,它2013年剛剛落成,而比亞迪2014年純電動車銷量位列行業第一。

  與其鄰居比亞迪在電動車領域20年積澱相比,南京金龍可以説是異軍突起。他是如何做到的,好奇是自然的。

  “我們走特斯拉的這種路線,叫做最優整合!我們的方式是在全國新能源汽車的産業鏈裏面,跟電池、電機、電供、營運等各個環節的夥伴戰略合作,優勢互補,而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自己來做。”

  “我們選擇了由易到難的技術路線,2012年開發了6118純電動車大巴,2013年開發的是12米純電動車公交,14年完成輕客。”

  ……

  我們聽到了來自不同部門的人,從不同角度的解析,但對於汽車界的外行黃宏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將這些力量聚籠在一起,並形成合力出擊,這種具有強大粘合力的東西,在黃宏生眼中是合夥人制度。

  “我們的公司核心骨幹推行合夥人制度,技術、行銷、製造等,大概有200多人,都是我們合夥人。從公司創業一開始,就本著集體創業,團隊創業態度,這樣才能在激烈競爭,瞬息萬變的技術狀態下,把産品做到極致。”黃宏生相信讓創維渡過最艱難時刻,讓創維機頂盒業務突飛猛進的合夥人制度,終會助力南京金龍再次實現他的夢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