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成都零售市場喜憂參半 銷售飄紅VS同質化困擾

  • 發佈時間:2015-05-14 06:29:41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4月29日,成都市統計局發佈的《2015年一季度全市經濟運作情況》顯示,成都市零售市場一季度取得開門紅。同期,國際房地産顧問公司高緯環球和第一太平戴維斯分別發佈了第一季度成都市場報告,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零售市場的紅火。但是,在數字飄紅的背後暗藏危機:成都市場競爭激烈,使得部分新項目因招商困難導致一再推遲開業;同時,購物中心的新一輪同質化已經出現。這些現象提醒成都零售市場:購物中心並不是“大門一開,黃金自然來”。

  □本報記者 趙張冬

  零售市場 交易額雙位數增長

  四川日報記者了解到,2015年第一季度成都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6.1億元,同比增長10.7%,高於全國0.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位第二。按消費類型分,一季度全市商品零售1043.3億元,同比增長11.3%,餐飲收入132.8億元,同比增長6.9%。

  從數據中不難發現,成都市民在第一季度顯示了強大的消費能力。原因在於,第一季度包括了元旦、春節和情人節幾大消費節點;同時,隨著成都購物中心和大型百貨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消費者願意從網購轉机到大型實體店進行體驗式消費。“過去幾年,大量優質購物中心開業,有力推動了成都零售商家的擴展,但是同時也導致了競爭更加激烈,因此越來越多項目進行大規模調整或升級,以提高業績,保持市場競爭力。”高緯環球成都分公司助理董事譚娟表示。茂業百貨春熙路店經裝修升級,也于本季度重新亮相,改造後的茂業百貨新增了許多潮流品牌,以突出年輕、創意、時尚的主題;凱德廣場沙灣項目經過改造升級後於本季度正式營業,二樓永輝精緻超市Bravo YH為該商場聚集不少人氣;而主打兒童主題的星際裏百貨,目前已經關閉部分樓層進行改造升級。

  同質化競爭困擾成都新開購物中心

  雖然成都零售市場整體表現不錯,但非核心商圈的招商和運營壓力正在加大,本季度購物中心空置率為10%,與上季度持平。好一城兒童購物中心關閉,使全市零售面積減少至35.8萬平方米左右。

  租金情況顯示,隨著遠洋太古裏等高端項目相繼入市,傳統核心商圈在優質租戶和強勁消費需求的共同推動下,市場表現愈加良好;而位於非核心商圈的項目,對於非核心商圈,零售項目招商壓力越來越大,原預計2015年開業的15個零售項目,或將有6個因招商問題推遲到2016年甚至更晚,而這6個項目均位於非核心商圈。定位不準確、周邊配套不完善、消費拉動不足等是主要原因。

  更嚴峻的形勢還未到來,據悉,2015年未來三個季度預計有超過150萬平方米新增購物中心投放成都市場,除去東大街的晶融匯1期、大慈寺路的遠洋太古裏和太升南路的華置廣場以外,其餘均位於非核心商圈。高緯環球成都分公司總經理王藝表示:“大量位於非核心商圈的綜合體將在未來三季度集中入市,會進一步挖掘和帶動成都的零售市場,但同時也面臨著消費需求支撐不足的風險。”

  零售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業態規劃單一、同質化嚴重等因素,促使零售項目逐漸增加體驗式業態的比重,以吸引消費者。然而,隨著各購物中心紛紛加大餐飲、娛樂、親子等體驗式業態比重,新一輪業態同質化就在眼前。據統計,2014年全成都新入市購物中心及百貨商場共計9家,其中8家引入電影院,7個建有兒童遊樂園,8個引入超市;而餐飲業態更是受到零售項目的青睞,獲得急速擴張。2015年即將入市的龍湖金楠天街、中糧大悅城、銀泰城等9個零售項目中,7個引入電影院,5個建有兒童遊樂園,8個引入超市。

  “在體驗式業態進入同質化的背景下,簡單地增加體驗式業態比例已經不是常勝法寶。”譚娟認為。如何準確定位目標客群,在建築風格、文化元素、空間營造、景觀小品、生態綠色等方面實現特色化創新,將成為零售項目發展的新方向,也將進一步考驗其運營能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