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科創中心幾大特徵上海可借鑒

  • 發佈時間:2015-05-14 03:33:50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志彥

  放眼世界,國際上那些知名的科創中心有何成功秘訣?

  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於今年初進行了深入調研,開展了“國內外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經驗借鑒”課題研究,最終提出了國外知名科創中心的九大特徵。

  對上海來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特徵一:大學、科研機構集聚,科技研發人才眾多

  科技創新中心都是所在國家大學、科研機構和科研人才數量多,品質高的區域。

  比如美國的矽谷,擁有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等十余所大學和9所專科學校及33所技工學校,美國的航空航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能源部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等數十家國家級研究中心,坐落于矽谷附近,同時也擁有4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上千名國家工程院和科學院院士、幾萬名工程師。

  特徵二:通訊設施高度發達

  巴黎建設了跨國界數據中心支撐的城市創新服務平臺,包括IBM、GE等在巴黎建立的16個重大數據中心項目,成為巴黎提供創新數據整合服務的神經中樞。

  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市實現了全城Wi-Fi覆蓋,並且全部免費使用,並推出了一個專門服務於創新創業者的網站,詳細列出了各種扶持政策。

  特徵三:大量金融機構與風險投資支援創新融資

  紐約以強大的科技實力與資本市場為主導,建設多種融資方式並存的科技創新金融支撐體系。除了紐約證交所和納斯達克市場、全國性的場外交易市場和私募股票交易市場之外,紐約在擔保體系和資本市場的基礎上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間接融資風險分擔體系。全美500家最大公司,約有30%研發總部與紐約的金融服務相聯繫。

  特徵四:科學合理的城市空間佈局有效提升城市群創新力

  對一個特大型城市而言,創新資源高度集中,反而會産生一定的負效應。

  東京的空間結構,由傳統的“一極集中”向“多心多核”的分散型創新網路轉變,推進了區域多中心城市複合體的建立,大大提升了東京的創新競爭合力。

  巴黎則形成了以郊區衛星城鎮為主的城市群科技創新産業佈局。

  英國在打造科學城時也把關注的目光跳出了倫敦,把創新資源適度向紐卡斯爾、曼徹斯特等六個城市集聚。

  特徵五:生活生態環境優良

  科技創新中心是高端人才的薈萃之地,因此各城市都高度重視城市的生活便利性、宜居性,並把生態環境視為城市發展的關鍵目標。比如紐約在願景規劃中提出“更加綠色的紐約”這一主題,東京同樣把綠色、活力、宜居視為未來發展戰略導向。

  特徵六:政府強有力的扶持

  知名科創中心在演進發展過程中都可以看到政府強有力的支援。這種支援既有顯性的,比如稅收、補貼貸款方面的優惠,也有隱性的,比如建立某種機制,破除一些壁壘,出臺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等。

  築波在科技創新過程中制定了大量優惠政策,並通過立法形式予以保障。這些政策法規大體分為兩類:一是專門針對高新技術産業區制定的法律;二是與高新技術産業區相關的國家科技經濟乃至社會方面的法律法規。東京在2000年出臺了《促進基礎技術開發稅制》,對高新技術企業採取多種減免稅收政策。

  特徵七:高度開放的創新環境

  實踐已經表明,越是開放的科創中心,越容易成功,開放的力度越大,其國際影響力也越高。這種開放不僅表現在城市內部不同創新主體之間的開放,而且也表現在跨區域、跨國界進行的創新合作上面。

  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矽谷。在矽谷的技術人員中,亞洲人佔了60%,高技術人才中有33%是海外來源。矽谷也鼓勵和支援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之間創新資源相互開放。在矽谷,幾乎每個教授都辦公司,幾乎每個學生都在公司任職,或自己創業,同時矽谷人才具有高度流動性,跳槽十分頻繁,是世界上“跳槽率”最高的人群,矽谷的平均人員流動率高達20%,是美國平均水準的兩倍。

  特徵八:鼓勵和支援中小企業創新

  全球有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毫無例外都把支援中小企業創新,支援年輕人創業擺在重要位置。

  倫敦重點扶持中小型的企業創新創業,政府牽頭建立“知識天使”網路,對擁有創新産品、創新理念和創新工藝技能的個人或者企業提供支援和指導,包括辦公場地、初始資金、管理指導等方面。

  在特拉維夫,18歲-35歲中的人口占總人口33%以上,這些年輕人大多為大學畢業生和外來尋求創業機會的年輕人。政府提供近乎免費的基礎創業諮詢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