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穩增長需穩住房地産投資

  • 發佈時間:2015-05-14 02:31:3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一家之言

  三個期貨供應指標皆低迷,説明開發企業擴張節奏放緩,不願加大購地與投資。這也隱含著一個信號:明後兩年新樓盤供應將偏少。當前不購進“麵粉”,未來“麵包”就難放量。

  昨天,統計局公佈了4月份的經濟與房地産數據。作為經濟晴雨錶的股市,昨日上證指數下跌,另一方面地産股板塊大漲。

  雖然本輪中國牛市被稱為“改革牛”,但當月度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時,股市“應景”下跌也屬正常。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等數據皆差。固定資産投資增幅更下滑至12%。

  地産股對兩個因素敏感,一是政策變化,二是新房成交量變化。在政策風向並未明顯變化時,股市地産股走強反映了樓市復蘇勢頭。

  新公佈的數據表明,全國房地産市場,形成了一種反差:潛在供應端收縮,而需求端擴張。

  從供應端看,1-4月份,全國待售商品房面積繼續攀升,現貨供應比較充足。但是,全國房地産投資、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房屋新開工,這三個期貨供應指標皆低迷,説明開發企業擴張節奏放緩,不願加大購地與投資。這也隱含著一個信號:明後兩年新樓盤供應將偏少。當前不購進“麵粉”,未來“麵包”就難放量。

  從需求端看,1-4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4.8%,這是過去一年最小的累計跌幅。而單看4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7%,這是2014年以來首次出現單月正增長。説明全國的房屋銷售正在復蘇。

  其實,去年9·30房貸放鬆政策一齣臺,市場預期便發生了明顯改變,購房者入市積極性不斷提高。如今,包括了三四五線城市的全國成交數據,也出現了整體的復蘇,説明市場回暖態勢已是板上釘釘。按此趨勢,今年和明年全國房價漲幅,還將有所擴大。

  早在2003年,“國18號文”首次明確房地産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後來持續進行的房地産調控,雖不再提“不合民意”的“支柱”二字。但事實上,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房地産業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濟有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凈出口。當前我國經濟低迷,主要原因是投資降速。投資當中又包括三塊:基建、房地産、工業。今年1-4月投資增幅下滑至12%,其中基建仍保持20%的高增長,但工業投資和房地産投資皆差,其中房地産投資只有6%,而去年同期還高達16%,房地産正在嚴重拖經濟後腿。

  因此,要想經濟穩增長,必須穩定房地産投資。但想穩定房地産投資,必須要讓商品房成交活躍。其邏輯是,開發商只有通過銷售回籠資金,才有錢去購地;只有房價上漲,開發商才能獲益,才有願望擴大再生産;而只有繼續建房,才能穩住房地産開發投資。

  因此,房地産與經濟的相互關係及作用機制,註定了未來房地産調控必須面臨繼續放鬆的壓力。

  □楊紅旭(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副院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