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農民工子女辦學校

  • 發佈時間:2015-05-12 05:28:3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日報》記者到百年職校的那天晚上,學校小超市新任店長張淩雲,正在對希望進入超市工作的8位同學進行面試,崗位只有兩個:收銀員和理貨員。面試前,張淩雲故意在地上扔了一張紙,來面試的同學不少,卻始終沒有人撿起地上那張紙。電工班李凱走進門,看見地上那張紙之後撿了起來,於是他被錄取了。

  “故事情節有點老掉牙,但當這些情節進入現實的時候,能把握機會的並不多。”學校的合作創辦者、首任校長王作垣説,“百年職校想做的,正是教學生們先做人、再做事,把握住現實的機會。”

  百年職校是我國第一所免費職業教育學校,專門招收貧困農民工子女、青年農民工及貧困家庭子女。學校的創辦來自王作垣一次偶然的經歷。

  2003年,王作垣從清華大學退休後在北京銀達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擔任總工程師。他在農民工聚集地考察時發現,這些地方聚集了一批農民工子女。由於家庭貧困、城市入學政策限制等原因,他們在完成義務教育後很難獲得繼續教育的機會;而他們又不願意像父輩那樣僅僅從事簡單、繁重的體力勞動,於是成了“馬路青年”。與此同時,王作垣在工作中發現,目前的城市服務業缺乏合格的技術工人,這也是企業發展的困擾。如果創辦一所免費的職業學校,既解決在京貧困農民工子女的繼續教育問題,又為企業輸送合格的技術工人,該是件多好的事情。

  時任銀達物業董事長姚莉也認識到這個問題,她積極調動各種社會資源,于2005年5月正式創立了百年職校。由於長期在清華大學任教,王作垣被理事會推選擔任百年職校的校長。

  為解決辦學的資金、校舍和師資等問題,王教授和學校的創辦者們騎自行車、乘公交、倒地鐵,奔波在北京城內。那時家住清華園的王作垣每天早上7點就要出發,在路上顛簸3個多小時,去辦資金、校址和各種註冊審批手續。

  2005年7月初,百年職校開始招生,很多前來諮詢的農民工不相信會有免費上職校這樣“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結果,報名前3天一個學生都沒招到。王作垣和百年職校的同事們走出報名點,到農貿市場、建築工地、農民工聚集地去發傳單,通過多種途徑宣傳百年職校。兩個多月後,百年職校終於招滿了第一屆學生。

  2005年9月12日,百年職校開學。作為百年職校的校長,王作垣全面負責學校的教學統籌領導工作。王作垣根據多年在清華執教的經驗,提出學校應把育人放在首位。一些剛入百年職校的學生一開始害羞,不會主動向老師問好,王作垣和同事們就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名字,主動向學生問好。王作垣説:“看到孩子們逐漸變得懂禮貌、有追求的時候,我由衷地感到高興。”

  作為百年職校的“總教頭”,王作垣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不斷探索職業教育的新模式,在課程設置上注重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王作垣和同事們每年都會到學生實習的企業去調研,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開設或調整相關專業和課程。他們還儘量去請一線的資深技師授課。憑著百年職校微薄的薪酬,能夠請到優秀師資,靠的是“苦口婆心地用愛心來感動”。

  百年職校學制兩年,第一年在校學習基礎知識,第二年進入企業實習。在給學生聯繫實習單位時,哪怕某公司只招收一名對口專業的實習生,王作垣都要去聯繫。為給學生找一個穩定、有發展空間的工作單位,王作垣總是事無巨細地了解單位的各方面情況。王作垣坦言:“兒子的就業我從來沒管過,但百年職校學生的就業,我從頭管到尾。”學校開辦以來,學校畢業生實現順利就業,其家庭經濟和生活環境均得到極大改善。

  王作垣自己來自農村。“我和農民有著天然的感情,這使我與學生及家長們溝通起來非常容易。”王作垣説。“這麼大年紀了,能為社會做點實事,很踏實、很享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