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石頭縫裏播新綠

  • 發佈時間:2015-05-12 05:28:2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6日,湖南瀘溪縣白羊溪鄉雲上村石漠化造林點,頭晚的一場陣雨將土地澆得濕透。年前種植的杉樹、楓香剛剛吐出翠綠新芽,經過雨水的洗禮,顯得格外精神飽滿。吃過早飯,太陽才剛剛露出臉來,村民覃明宋就迫不及待地在自家承包的山上忙開了。

  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形式之一,是岩溶地區生態惡化的頂級形態,號稱“地球癌症”。據2011年湖南省岩溶地區石漠化監測結果顯示:瀘溪縣石漠化面積共有21700公頃,分佈在10個鄉鎮,石漠化土地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3.9%。從2012年開始,瀘溪被納入全省石漠化綜合治理重點縣,投入資金近2000萬元,通過3年時間對石漠化土地進行集中治理。

  近年來,瀘溪已在錫瓦河、辛女溪、天門溪、能溪河、沱江等5個小流域8個鄉鎮125.7平方公里的石漠化區域實施了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林草植被恢復工程。購置飼草機械、新建青貯窖等草食畜牧業發展工程和新建排灌溝渠、蓄水池、攔砂壩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惠及人口5.13萬人,650.9公頃裸露石山重披綠裝,森林覆蓋率提高2.32個百分點。治理中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在林草植被恢復方面採取封、管、造的治理模式,對石漠化嚴重的灌木林、疏林地區域實行封山育林,進行強封嚴管,減少人為干擾;對宜林荒山、荒地採取人工造林或補種補植,選用適宜在石漠化地區生長的樹種進行造林,恢復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擴展。通過造林、封育措施,昔日嶙峋的石山如今已被一簇簇、一團團的綠色包圍、覆蓋。

  “春上頭雨水多,茅草比樹苗長得快,雜草不砍會妨礙苗子的長勢。”老覃一邊忙著清理杉樹旁的雜草,一邊介紹自己的種樹心得。去年以來,覃明宋在自家的20多畝山上種下了杉樹、楓香。看到往日荒蕪的石山上自己親手栽下的樹苗從石縫中迸出綠芽,老覃説不出的高興,“用不了多長時間,這片山將變成一所綠色銀行。”

  類似老覃這樣受惠于石漠化造林收益的農戶,僅雲上村就有80多戶。全縣石漠化治理,去冬今春通過植被恢復措施,完成新造林及封山造林7500畝,惠及解放岩、小章、白羊溪等鄉鎮的5個邊遠貧困村,受益人口超過1.2萬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