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解決國資境外審計盲點

  • 發佈時間:2015-05-11 05:29:29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葉 檀

  一個國家高達4.68萬億元的國有資産居然存在大量審計空白點,這是件讓人擔憂的事。

  根據國務院國資委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絕大部分中央企業都在境外(含我國港澳地區)設立了分支機構,遍佈世界150余個國家或地區。僅在中央企業純境外單位中,資産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已分別達到4.68萬億元、4.49萬億元和1200億元。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審計署原副審計長董大勝表示,審計署對中央企業越來越大的境外投資基本上沒有進行審計。

  中紀委網站4月30日公佈了一批央企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其中對中國石化、中國海運等企業的通報中都涉及境外國有資産的監管問題。如“兩桶油”海外資産運營中頻頻曝出問題,中石油系統多位負責過海外業務的高管被查,中石化在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中表示,有的收購項目資産投資回報率較低,有的多年沒有産出。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效率一般較低。中國經濟貿易促進會副會長王文利曾在去年8月指出,中國在美國的投資大約是800億美元,涉及各行各業。總體來講,中國海外投資並不成功,中國有20000多家企業在海外投資,“90%以上是虧損的”。

  虧損有監管不善、主要內部人自查自糾的原因,也有國企子公司、項目分散監管成本高昂的原因,更有與當地法律不銜接的因素。第三方監管及時跟進很重要。今年4月,國資委宣佈將由7家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按招標委託,執行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2015年度集中重點檢查項目和境外國有資産檢查項目。這顯然必要,但仍然是不夠的。中紀委及時跟進,在網站上通報對央企的巡視整改情況,但在人力上,中紀委也難以為繼。

  最好的辦法是釜底抽薪,讓企業自己監管自己。鼓勵民企大規模出海,鼓勵國企以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方式出海。民企對於風險控制、成本控制有天然追求。民企也有虧損,但他們虧損的每分錢都是自己的,有最大的動力儘快學好技術扭虧為贏。比如中航油燃油期貨虧損事件,上報監管吧,就錯過了最佳交易時間;不監管又出了大窟窿。如果是民企出此類事件的概率會小得多,知道不懂,就會高度警惕地規避風險。

  國企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後走向境外,不失為好辦法。實行混合所有制就有民企股東,他們的眼睛會時刻盯著公司的運營狀況,政府不多出一分錢就多了一支任勞任怨的監管志願者隊伍。這是內生的監管力量。

  正確的激勵機制最重要,讓有競爭力的千萬民企下山出海,中國企業才可能在全球市場上有較大的生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