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糧票也能發出市場經濟的芽

  • 發佈時間:2015-05-11 04:39:09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計劃經濟學生的第一堂市場課

  1992年是個特殊的時點。

  那一年,我考上了江西財經學院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專業,滿懷憧憬地奔向大學殿堂,終於可以領糧票、吃公糧了。那一年,中國正式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大四師兄用這樣的迎新寄語歡迎我們——“熱烈祝賀你們成為最後登上計劃經濟慢車的傻帽!”當時的感受只有一個,絕對是迷茫戰勝欣喜——市場經濟了,計劃真的沒用了?

  二十世紀80年代,中國城鎮居民遷徙戶口時,有一個特殊的關係叫做“糧油關係”,關係人能夠憑此每月領取定額的糧票和油票,或以購糧本的形式,在指定的某糧店購買規定額度的糧和油。對於擁有城鎮戶口的居民來説,“糧油關係”與城鎮戶口同等重要。但農村戶口沒有“糧油關係”,如果沒有糧票,農民到了城市等於沒有飯吃。本是農村戶口的我,在考上大學後身份變成“非農”戶口,因此有了自己的“糧油關係”,也擁有了每月領取定額糧票的資格。可是,由於趕上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時點,空有一份“糧油關係”,卻一張糧票都領不到,吃飯都是自己花錢買,糧票徹底沒用了。這是我就讀計劃專業所上的第一堂市場經濟課。

  説起根源,糧票絕對是中國特定時間段內計劃經濟的産物,是物資極度匱乏的艱難歲月裏解決大眾溫飽問題的必要手段。1953年,新中國面對戰亂後幾近崩潰的經濟,開始實施糧食統購統銷政策。所謂的統購統銷,就是國家以補貼的方式,以統一的低價從農民手裏收購糧食,再以統一的低價在城市進行銷售。這種糧價在當時俗稱“平價糧”,需要憑藉糧票購買;沒有糧票,就只能高價購買“議價糧”。因此,糧票在當時擁有“第二貨幣”、“中國第一票”之稱。

  糧票的根雖然是計劃經濟的根,發出的芽卻絕對是市場經濟的芽。糧票的誕生,初衷是為了解決大眾購糧吃飯的溫飽問題,但隨著經濟環境和經濟條件的變化,以及大眾需求的變化,糧票的“購糧”屬性逐漸淡化,“貨幣”屬性不斷強化,這個“計劃經濟的根”開始滋生“市場經濟的芽”,並不斷發展壯大。在物資匱乏的時期,想買布的人沒有布票,怎麼辦?可以拿糧票換布票。想吃肉沒有肉票,怎麼辦?拿糧票換肉票。想吃雞蛋了,怎麼辦?直接用糧票換雞蛋。市場經濟的芽開始在糧票上嶄露頭角。

  然而,糧票的基本屬性決定了它存在的意義,它不可能取代貨幣。1993年,國務院頒布《關於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全國範圍取消口糧定量方法,活躍在中國經濟舞臺近40年的票證先後退出歷史舞臺。糧票雖然退出了市場經濟的主戰場,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卻又開始在收藏市場風生水起,重新煥發其市場價值的嫩芽。從這個角度來看,糧票不僅解決了很多人的溫飽問題,更用自己的一生闡釋了一個經濟學道理——計劃與市場焦不離孟,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北京晨報記者 汪世軍

  ■連結

  假糧票真不少

  無論是幾十年前作為購買糧食的憑證還是作為當代的收藏品,假票一直存在於糧票家族中。近年來,隨著票證收藏價值的日益凸顯以及印刷技術的進步,假票充斥市場,也為收藏者收藏增加了難度。

  張君豐在題為《糧票收藏投資分析》的文章中指出,早在1955年發行第一套全國通用糧票時,設計者們即在票面上精心埋伏了不少暗記以增加防偽功能。伴隨著印刷工藝的不斷進步,糧票的設計者們在六五年版全國通用糧票的票面中同樣也人為地設計了幾處暗記。比如將票面“中華”二字豎筆下端改為斜尖頭,將背面印章的國徽圖案中“華表”頂部描繪成實心等。

  收藏票證幾十年的藏家季曉農就有過“打眼”的時候。據媒體報道,2011年,季曉農本想購買一枚極具收藏價值的“老假票”,但買的卻是一張新版假票,4500元打了水漂。中原臨時人民政府糧票在這一時期就發現存在廣東版和湖南版兩種版別的假票,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都很高。但他購買的這張新版假票不僅印刷粗糙、邊框和文字均較模糊、紙張發黃髮黑, 票面顯示為民國38年5月版,面額為12斤的麵粉票。但在同時期的糧票中,多以“小麥”或“麥票”這樣的稱謂出現,而不是以“麵粉”這樣的稱謂出現。

  北京晨報記者 韓元佳

  糧票簡史

  從1955年到1993年

  糧票是我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産物,是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購糧憑證,糧票從1955年開始正式發行,1993年徹底退出流通市場。小小糧票不僅記錄了一個個家庭曾經難忘的歷史,也見證著國家經濟從落後向騰飛的轉變。

  小家:從命根子到廢紙片

  説起糧票的故事,出生於1958年的媽媽居然成了北京晨報記者的第一個採訪對象。“過去沒有這東西可是寸步難行。那時候經濟條件不好,什麼東西都是憑票購買,咱家每個月的口糧就得精打細算,按計劃來。那時候最怕家裏來客人,吃飯都成問題,也不輕易到別人家去,怕給人家添麻煩。你爸在重工業行業有補助,因此咱家糧票還算寬裕。鄰居李爺爺家就不行了,由於戶口的關係,只有李爺爺一個人有糧票,但倆大小夥子特能吃,月月犯愁。”

  對於出生於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説,糧票伴隨著他們成長的全過程。從早年間的受過窮挨過餓的計劃經濟時代,到1980年代中期生活條件轉好,糧票的地位也出現了180度大轉彎從全家的“命根子”變成了“廢紙片兒”。“到了80年代後期糧票就不怎麼用了。那會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特能吃。你姥姥每回看見就讓你慢慢吃,別噎著,現在有的是糧食。”1993年,國家糧食價格放開,在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第二貨幣”糧票,終於完成了 38年的使命,退出了歷史舞臺。

  國家: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1993年,國務院頒布《關於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全國範圍取消口糧定量方法,糧票、油票、肉票、購糧證等活躍在中國經濟舞臺近40年的票證先後退出歷史舞臺。同年11月,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一退一進、同年發生。這既是“票證時期”物資匱乏的終點,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漸發育、完善的新起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曉山曾在糧票退出歷史舞臺20年之時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糧票制度是我國計劃經濟時期的典型産物。實行家庭聯産承包制後,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供給增加了,供需取得了一定平衡。在這種情況下取消糧票,是順理成章的發展趨勢。”

  如今,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兩百多年前提出的那個令人震驚的理論——“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能夠默默地將供應和需求調節到平衡的一種狀態”,正在被大多數國家所接受。

  無論是短缺還是過剩,是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漸進性的改革正在被證明是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道路。改革本身不是目的,解放和發展生産力才是改革的根本目的。從産生到退出再到被收藏,糧票也只是中國經濟改革史中的一個小小符號,但其背後記錄的大時代和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或許才是這些紙片兒給予國家最有意義的禮物。

  北京晨報記者 韓元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