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聞分析:央行半年三降息並非“中國版QE”

  • 發佈時間:2015-05-10 22:44:4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5月10日電(記者李延霞 劉錚 姜琳)10日傍晚,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均0.25個百分點。這是去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第三次出手降息。專家表示,降息是央行根據經濟情況變化採取的常規貨幣政策操作,不是“中國版QE”。

  “此次進一步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重點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支援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闡明降息的目的。

  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宏觀調控面臨嚴峻複雜的形勢。4月份中國出口同比下降6.2%,外需仍然低迷;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4.6%,企業經營仍然困難。

  “經濟運作所面臨的下行壓力、物價總水準保持低位,都決定了通過名義利率適度下調以實現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客觀需要,以此穩定實體經濟運作預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認為。

  陸磊指出,利率政策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降,需要有效的金融監管政策和激勵金融創新的法律法規配合。如擴大直接融資佔比,發揮金融創新的作用,降低經濟部門對短期宏觀調控政策的過度依賴等。

  半年內中國央行三度降息,兩度降準,使得外界對中國貨幣政策産生了諸如“強刺激”和“中國版QE”等議論。

  “所謂‘中國版QE’的説法是建立在傳統貨幣政策工具失靈、缺乏操作空間的基礎上,與近期中國貨幣政策量、價工具綜合運用具有較大餘地不符。”陸磊明確表示。

  專家介紹,所謂QE是在利率已降至零甚至負,實體經濟拿錢沒有地方賺錢,常規利率杠桿無法發揮作用的情況下,央行直接購買政府債券。以中國實際情況看,即便經過三次降息,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仍達5.1%,中國貨幣政策工具還有很大空間,不需要實施“中國版QE”。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指出,判斷貨幣政策的執行情況關鍵指標是廣義貨幣供應量M2。3月末,中國M2餘額同比增長11.6%,低於12%左右的全年預期目標。“從M2看,貨幣政策沒有搞‘強刺激’和‘大放水’,未來貨幣政策還有預調微調的空間。”

  關於下一步貨幣政策取向,央行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根據流動性供需、物價和經濟形勢等條件的變化進行適度調整,綜合運用價量工具保持中性適度的貨幣環境,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降息的同時,央行還宣佈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至基準利率1.5倍。“這體現了央行寓改革于調控之中,有利於鍛鍊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提高服務水準。”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

  恒豐銀行戰略與創新部總經理婁麗麗介紹,本次調整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區間上限為3.375%,但預計銀行存款利率不會都執行上限水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國存款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已經接近收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