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央行年內二度降息支援實體經濟穩增長

  • 發佈時間:2015-05-10 21:59:1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上海5月10日電(記者王濤 王淑娟)中國人民銀行10日晚間宣佈,自2015年5月11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

  此次降息距離3月1日的上一次降息不足三個月,不過這顯然是在市場的預期之內。此間專家指出,降息目的是應對壓力穩增長,支援實體經濟,而並非“中國版QE”,也非“強刺激”。

  “中國二季度經濟形勢總體仍難言樂觀,降息主要為了穩增長和抗通縮。”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副總經理仇高擎表示。交通銀行是中國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

  中國央行再度降息並不令人意外,最近兩周以來,金融市場都在預測中國人民銀行降息的到來。

  不夠理想的經濟表現是支撐這種預期的關鍵。中國4月份的主要經濟指標仍繼續低迷,4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在臨界點附近小幅波動,為50.1%,下行壓力依然存在;4月份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4.6%,通縮風險加大。製造業投資、房地産投資和工業增加值增速也依舊偏低。

  從中國央行的表述來看,穩增長也正是題中之義。央行表示,此次進一步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重點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支援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其實,中國央行上次降息之後,中國的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就已接近十年來的最低水準。根據渣打銀行的研究,去年11月開始降息以來,中國的名義利率已經有所下降,但按國際標準衡量實際利率仍然較高,公司債實際收益率相對近期出現上揚。

  儘管貸款利率已經開始下行,但PPI持續下降情況下實際利率仍處在歷史高位,實際融資成本高企影響企業投資意願。相對於降準和其他央行操作,顯然直接降息對於降低資金成本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交通銀行認為,在此情況下,降息將有利於促進實際融資成本下降,緩解存量債務壓力,應對通縮風險,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同時,降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降低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成本,有利於其存量債務置換。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指出,二季度以來,實體經濟活動整體而言依然疲弱,尤其是PMI新訂單指數乏力、生産者價格低迷表明內需仍較疲弱、企業部門資産負債表繼續惡化。換言之,雖然實體經濟活動持續下滑的態勢得到了遏制,但要實現保增長的目標,仍有必要加大政策力度。

  此次降息也讓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更進一步。中國央行在降息的同時,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

  交通銀行仇高擎認為,在存款保險制度已經實施的情況下,將存款利率上浮擴大到1.5倍,“利率市場化幾近完成”。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央行在報告中用專欄的形式提到“金融機構存款定價的精細化、差異化程度進一步提升,分層定價、有序競爭的存款定價格局基本形成。”這表明存款利率上限放開的市場條件已經具備。

  在穩增長成為中國當前的首要目標之後,較低的CPI則為此次降息打開了空間。中國4月CPI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1.5%,同比升幅連續第八個月低於2%。

  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則認為,降息並不是中國版QE(量化寬鬆),而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中國經濟各項指標未見好轉,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仍然是歐美的兩倍以上,持續降息是必要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