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下調存貸款利率 貨幣政策步入降息降準週期
- 發佈時間:2015-03-02 07:35:44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郭偉瑩
距離上次降息3個月之後,央行再次宣佈降息: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2倍調整為1.3倍。
央行稱,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鞏固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的成果,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分析人士指出,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通縮風險加劇的宏觀背景下,“鬆緊適度”的貨幣政策將更偏松,貨幣政策將進入降息降準的通道。而為了更好地拉動經濟增長,貨幣政策之外,財政政策也應更為積極。
原因 通縮風險打開降息空間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自2014年11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並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以來,隨著基準利率引導作用的發揮及各項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有所下降,社會融資成本高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受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的影響,近幾個月以來,消費物價漲幅有所回落,工業品價格降幅擴大,對實際利率水準形成推升作用。當前物價漲幅處於歷史低位,為適當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間。
此次降息符合市場預期。主流專家和市場人士均認為,從不少宏觀經濟指標來看,經濟下行壓力仍大,通貨緊縮苗頭顯現,在這種情況下,降息是必然的選擇。中債資信宏觀研究部分析師賈書培表示,此次降息的背景是,1、2月份經濟增長偏弱,通脹較低導致實際利率水準較高。
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在經濟放緩加大的壓力下,央行必須加快放鬆貨幣政策的節奏。儘管1、2月份的諸多數據尚未公佈,但經濟下滑的壓力仍不斷發酵,過遲降息有經濟失速的風險,且降息比降準更能刺激信貸投放,本次降息可謂政策兌現。
“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鞏固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的成果,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上述央行負責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息仍“非對稱”,即在下調利率的同時也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2倍調整為1.3倍。在降息政策宣佈的當天,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的恒豐銀行就宣佈,即日起決定將所有期限存款利率在央行基準利率的基礎上均上浮30%,一浮到頂。
恒豐銀行戰略與創新部總經理婁麗麗表示,從銀行業自身來看,本次降息同時也在推進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應該積極應對,一是要大力拓展投資銀行、資産管理、託管等輕資産業務,增加中間業務收入;二是積極發展中小企業金融業務和消費金融業務,拓展利差收入;三是積極推進多元化經營,通過交叉銷售,提高綜合性收益。
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存款差異化定價的趨勢將更加明顯,越來越多的銀行將放棄“一浮到頂”的存款定價策略,轉而根據自身的負債成本和客戶結構靈活定價。不同銀行、不同地區之間的存款定價差別將會越來越大。
判斷 更多降息降準可期
在展望未來的政策時,央行負責人稱,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仍是保持實際利率水準適應經濟增長、物價、就業等基本面變動趨勢,並不代表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發生變化。
央行也重申,下一步,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的總體思路,更加主動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促進經濟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表示,此次降息再次表明,貨幣政策基調的“穩健”二字不能做簡單字面理解,應更多關注去年四季度以來“保持鬆緊適度”的新表述。實際上,今年貨幣政策操作將具“趨松”特徵,預計2015年末M2增長12.5%,比2014年末高0.3個百分點。
市場人士預期,此次降息不會是最後一次。賈書培表示,結合1、2月份的通脹水準,中債資信將今年的CPI同比增速下修至1.3%,預計今年貸款基準利率還將有50個基點的下調空間。“年初我們以歷史平均法計算的今年CPI為2.1%左右,但從開年情況來看,我們根據高頻數據計算的今年1至2月CPI環比低於歷史5年同期平均水準0.2個百分點,再考慮到內需疲弱等因素,我們將今年的CPI預測下修至1.3%,將較去年下降0.7個百分點,以此計算的貸款利率還將再下調50個基點才能與去年的實際利率水準相當。”他説。
更多降準也可期。中金債券組發佈報告稱,降息依然不夠,仍需要更為堅決的降準來對衝貶值帶來的資金外流,同時主動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並帶動整體利率下降。畢竟存款利率並沒有明顯的下降,而如果貨幣市場利率也沒有明顯的下降,銀行在資金成本沒有下降的情況下,不可能主動降低資産的收益率要求,而且資金外流也導致外匯佔款減少,銀行增長放緩,所謂的降息只是望梅止渴。本週公開市場到期量明顯上升,如果央行不主動投放更多流動性,資金面仍將偏緊,未來仍亟待降準來緩解資金面的緊張。只有貨幣市場利率真正降下來,經濟動能才有可能逐步企穩回升。
展望 寬貨幣需寬財政配合
去年至今,不管是定向降準、PSL(抵押補充貸款)、MLF(中期借貸便利)等結構性貨幣政策,還是全面降息、全面降準這樣的全面放鬆,貨幣政策在穩增長和調結構方面一直持續發力。不過,業內人士表示,宏觀調控要依託兩條腿,在貨幣政策這條腿之外,財政政策也要發揮更大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結構性的問題,財政政策將更為切實有效。
“從前期調控效果來看,貨幣政策的邊際效用在逐漸遞減,不能完全把穩增長寄託于降息政策上。當前,受金融脫媒、影子銀行影響和網際網路金融衝擊,資金流出銀行體系的趨勢日益明顯,市場利率上升使得銀行和企業成為高成本的共同受害者,銀行的貸款定價下降空間有限。去年11月22日,人民銀行下調貸款基準利率0.4個百分點,而反映市場實際利率的LPR(貸款基礎利率)從降息前的5.76%下降到2015年2月28日的5.51%,下降僅25個基點,下降幅度有限。”楊馳説。
他表示,預計下一階段在貨幣政策保持適度寬鬆的同時,更有力度的財政政策也將發揮更大作用,減免稅負有可能取代增加支出成為財政政策新的發力點,中小企業稅負有望進一步減輕,房地産交易環節的稅收也有可能適度減免。前兩天國務院進一步減稅降費措施、支援小微企業發展和創業創新已經釋放出相關信號。
民生宏觀分析則稱,財政積極表現為盤活存量財政資金,並積極培育農村公共設施、城市地下設施、養老健康、學前教育、文化娛樂、體育健身、電子商務、環保産業等新增長點。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如果將2014年稱為貨幣政策年的話,那麼2015年極有可能成為財政政策年,財政赤字率有望進一步提高。而在地方政府性債務面臨全面清理的情況下,化解財政風險也需要更多政策出臺。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表示,未來“寬財政”和“寬貨幣”並舉的局面很可能會出現,只是未來的“寬財政”可能和過去不一樣,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中央而非地方層面的“寬財政”,並且是有序和有預算約束的“寬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