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陶行知紀念館·陶行知結婚證書 同心比翼

  • 發佈時間:2015-05-10 05:45:4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天也歡喜,地也歡喜,人也歡喜,歡喜你遇見了我,我也遇見了你

  在位於陶行知先生的故鄉安徽省歙縣老街上的陶行知紀念館裏,珍藏並陳列著陶行知先生1939年12月31日與吳樹琴在重慶結婚時的結婚證書。雖然距今已經七十幾度春秋,然而這件世間孤品“結婚證書”文物卻依然令人感動。

  之所以説它是世間孤品,一來是因為這件結婚證書上的所有文字,都是毛筆書寫而成的,並不是印刷出來的;二來這件結婚證書中的文字內容是一首詩歌,並不像一般結婚證書上的文字。結婚證書上的全部文字如下:

  結婚證書

  天也歡喜,地也歡喜,人也歡喜,歡喜你遇見了我,我也遇見了你。當時你心裏有了一個我,我心裏有了一個你,從今後是朝朝暮暮在一起。地久天長,同心比翼,相敬相愛相扶持,偶然發脾氣,也要規勸勉勵。在工作中學習,在服務中努力,追求真理,抗戰到底。為了大我忘小己,直等到最後勝利。再生一兩個孩子,一半兒像我,一半兒像你。

  文後列結婚人、主婚人、證婚人的姓名及印章,以及結婚時間和結婚地點。

  陶行知是我國近現代著名的教育家和詩人,南京曉莊師範創辦人。吳樹琴是陶行知的續弦夫人。她因崇敬陶行知的人格與創業精神而與之相愛結婚。他們彼此相愛、尊敬、支援,如同志、如戰友、如師生。陶行知為民主、為革命鬥爭勝利了,她祝賀;受挫了,她心焦;陶行知生病了,她是特別護士;陶行知飯涼、衣破了,她是賢內助。而吳樹琴所從事的制藥工作,總能得到陶行知的全力支援。陶行知去世後,50年來吳樹琴精心保存了丈夫的許多遺物書籍、文物、資料、墨寶,為研究陶行知提供了最有價值的第一手素材。

  陶行知與吳樹琴相差24歲,是同屬兔的徽州同鄉。兩人相愛的時間,研究者根據陶行知的詩作、書信來推斷,確定為1935年7月17日。到了1939年冬天,在重慶,陶行知向吳樹琴提出了結婚請求,並共同擇定於1939年12月31日舉行婚禮。這一天,兩人簡單而樸素的婚禮在火焰山清涼亭如期舉行。主婚人、證婚人悉數到場,只是那張非常重要的結婚證書,卻是由新郎陶行知別出心裁地自己製作的“詩歌證書”。他們的蜜月新房,就選定在重慶北碚檀香山橋附近的一個二層舊碉堡裏。到底在這次婚禮上是否朗讀過證書上的那首詩尚不清楚,但是,婚禮舉辦的次日(1940年元旦),陶氏夫婦來到重慶沈均儒家,參加各界友人為他倆舉辦的慶賀茶會時,陶行知當著沈鈞儒、郭沫若、馮玉祥等10余人的面確實是朗誦了這首詩,還引來了滿堂的掌聲和笑聲。據吳樹琴回憶,自那以後,每逢育才學校老師結婚,陶行知都要書寫結婚證書上的這首詩贈賀。

  與這件結婚證書有關的,還有兩件現藏于南京陶行知紀念館裏的文物:一件是吳樹琴署名的《結婚通告》,內容如下:“前世有緣,無法奈何,我也愛他,他也愛我。教學相長,如切如磋,好來好往,朝朝暮暮,萬里長征,好事多磨,苦中有甜,彼唱此和。國難當頭,理宜節約,替代鑽戒,丹心一顆。不要媒公,不要媒婆,兩廂情願,終身合作。主不請客,客不恭賀,敬告親友,大家呵呵”;另一件是陶行知創作的一首以結婚為題材的歌詞:“男先生,女先生,結了婚,打日本。怎樣打日本?團結去鬥爭;結婚革了命,不再為自身;為民族,求生存,聯合起來誓不分”,均與結婚證書有異曲同工之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