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翠”是可以進博物館的藝術
- 發佈時間:2015-05-09 02:31:21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玉淵雜譚
説來慚愧,作為一個自以為是的古代服飾愛好者,我只會在博物館裏欣賞出土鳳冠的華美,卻全然不知除了亮瞎人眼的寶石之外,那使得藍綠色彩自然變換的一門叫做“點翠”的工藝才是古代頭飾藝術之精華。當此次兩撥人為戲劇行頭之點翠頭面爭吵得面紅耳赤時,相信和我一樣的許多人在恍然大悟“點翠”為何物之後,都會驚詫于其美艷背後的殘忍。
對於“點翠”之爭,某位京劇演員的傲慢和淺薄固然暴露了其職業道德上的瑕疵,但環保鬥士的討伐也確實有欠理性。誰也沒有資格因為現代文明對“活體取毛”的零容忍,就否定傳統工藝的藝術價值,這和我們禁止象牙買賣卻認同象牙雕刻藝術是一個道理。由此意義上看來,“不共戴天”的雙方居然不在一個時空語境下爭執,顯得有些無稽。
“點翠”的藝術性可一分為二:那些已經做好的點翠頭面乃“往者”,屬於點翠技藝的物質文化遺産,當下價值已經不菲,若干年後便可悉數進入收藏界;而可以創造“來者”的點翠技藝本身,則屬於非物質的,不用“活體取毛”,也可以傳承粘羽毛的技法。傳統藝術的傳承本就應該順應文明發展的進程,一些材料的選擇,也都局限于當時的外部環境。誰能斷言將來的技術一定造不出倣真翠羽?當然有人會説不用翠鳥就不能稱之為“點翠”,那就叫“倣點翠”或者“點藍”“點綠”,隨大家喜歡。如果非要看真“點翠”,請進博物館。
至於“點翠”對戲劇藝術的影響——戲劇的靈魂在於説唱表演,行頭只是配菜,而行頭之頭飾上的幾抹藍綠更是微不足道的一種錦上添花。更何況在現代舞臺的燈光舞美效果下,“點翠”對於視覺鑒賞究竟作用幾何?依余之淺見,點翠頭面在今天更像一個符號,象徵義只在頭面,而無關“點翠”本身。
實際上,不論對於戲劇演員還是觀眾來説,對點翠頭面的追捧都屬於個人的好惡問題。但對於現代文明軌跡中的全人類來説,是否用人道對待我們共同的朋友卻是一個普遍的是非問題。也許隨著文明的不斷演進,將來植物、微生物等等也都會進入這種悲憫視野,人們也將找到新的平衡方式,只是現在看來簡直無法想像,也覺得不可理喻。就好像數千年前,用人頭骨做碗是件尋常事;而也可能數千年後,踩死一隻螞蟻就要坐牢。
由此,“點翠”之爭高下已分,誰都不是贏家,其藝術價值不可否,而文明規律亦不可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