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重申禁止編輯人類胚胎基因

  • 發佈時間:2015-05-01 02:29:5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陳丹)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29日發表聲明,重申禁止開展涉及編輯人類胚胎基因的研究。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在聲明中闡述了該院一直秉持的反對資助此類研究的長期政策以及反對的倫理和法律理由。

  在這份聲明發表的前一週,據《自然》雜誌網站披露,中國中山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去除了人類胚胎中的疾病基因。該研究結果刊登在4月18日的《蛋白質和細胞》雜誌上。

  柯林斯在聲明中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很關注技術的安全性和修改的基因被傳遞給人類後代所帶來的倫理影響。他指出,臨床上,除了編輯基因之外再無其他辦法防止父母將遺傳性疾病傳遞給孩子的案例極少見。在這種罕見情況下,攜帶遺傳性疾病的父母可以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在體外培育胚胎,然後篩選掉含有缺陷基因的胚胎。

  柯林斯在聲明中寫到,1996年頒布的《迪基—韋克修正案》特別規定,禁止政府資助破壞人類胚胎或者為了研究目的培育人類胚胎的實驗。後來的法律允許開展胚胎幹細胞係的研究。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認為,法律的措辭可能是指,用無法存活的人類胚胎進行研究也在禁止資助之列,因為它將“胚胎”定義為任何源自“受精、單性生殖、克隆或任何其他方式”的産物。中山大學的研究團隊所使用的胚胎是由兩個精子受精的,因此是不能存活的。

  與很多其他國家不同,美國並不完全禁止利用人類胚胎開展研究。

  柯林斯在聲明中説,編輯胚胎基因不是個新問題,並“幾乎普遍被視為一條不應該越過的界限”。但並非所有人都認同這一點,特別是當研究涉及的胚胎不能正常發育成人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