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誰來種地”不再是難題

  • 發佈時間:2015-05-01 03:31:5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閻紅玉

  四月的吉林大地,冰河鬆動、楊柳吐綠,到處是機器的轟鳴聲。吉林調查組一行走田間、進農戶、到廠區,看土壤墑情、與農民、與農資生産銷售商進行深入的交談。

  吉林省不僅是玉米的主産區,同時也是水稻、高粱等農作物的主産區。在長春市九台區雨田農民專業合作社內,在九台區榛楷泡村當了21年的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社長李雨田説:“我們農民知道種地,也知道把地種好,但是如何讓土地創造更高的效益,讓農民的腰包更加鼓,這是個問題。”李雨田介紹,他從2002年開始建設基本農田,2008年成立合作社,主要形式是把農民的土地包過來連成片集約經營,全面用機械種植、加工等。

  軍人出身的李雨田特別能吃苦,他跑到吉林農業大學、吉林大學等高等學府,找相關科研人員進行研究和實驗,終於,他們的有機大米實驗成功。“我給你們算一筆賬吧,我們現在的有機大米最高的一斤賣60元,而且是供不應求,而普通大米就差得太多了,沒法比,六斤普通大米都頂不上一斤有機大米的價錢。普通大米一坰地産1.4萬斤左右,而有機大米一坰地産6000斤,而且各個環節非常費人力和物力。”李雨田説,但是有機大米一坰地去掉成本能剩3萬元,而普通大米也就剩1萬元。

  目前,雨田合作社集約了1500多戶農戶的1000多坰地。現在在雨田合作社打工的農民有200多人,一個人一個月平均工資達到了3500元,一年開11個月工資,最多的收入能達到近4萬元。

  “今後每年種多少地,我們看市場,市場有多大,我們就種多少地。”李雨田説,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每年的需求都在增長,所以説農業是大有希望的産業。他呼籲,希望國家在糧食倉儲方面給予支援。

  “現在苞米一塊多錢一斤,根本不會有人把地包給你們。”調查組在走訪九台區農資市場時,一位農資店老闆這樣説。一位農戶説:“一坰地(15畝),你每年給我1萬元的租金我都不租給你。”另一位農戶説:“這幾年糧食好賣,價格不斷提高,又有補貼,種子、化肥、農藥價格穩定,外出打工又那麼苦,我們不願把地租給別人。”

  近年來,隨著中央強農惠農政策的不斷完善,農業生産收益在穩步提高,農業已成為社會資本投資的一個新熱點,一些靠在外打工掙資金、學技術的“70後”、“80後”的新一代農民回鄉創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生産經營主體,為農業生産注入新的活力,“誰來種地”的問題,在吉林省九台區正在被破解。九台區上河灣鎮四台村慶山農機合作社經營4600畝的耕地,理事長劉慶山説:“我已經把流轉土地的租金增加到每坰1.1萬元,但也租不到更多的耕地了。”

  “新型生産經營主體也面臨著資金短缺、融資渠道少、土地流轉關係不穩定等問題。”調研組組長葉紀明説,今後農業部門要圍繞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破解束縛農業經營體制等問題,為“誰來種好地”和“怎樣種好地”提供強有力政策、法律、技術支撐和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