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報告稱京津冀地區縣域經濟實力明顯偏弱

  • 發佈時間:2015-04-30 08:48: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4月30日電(記者 楊迪)2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佈《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分別遴選出了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全國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百強縣和全國縣域經濟創新力50強。

  報告顯示,從地區分佈可以看出,蘇浙滬佔據了百強縣(市)的50席,京津冀則只有6席,固安縣、三河市和正定縣作為河北的代表,薊縣、靜海縣和寧河縣作為天津的代表分別入榜。長三角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實力強大,大中城市與縣域經濟發展差距相對較小;作為中國三大經濟圈之一的京津冀地區的縣域經濟實力則明顯偏弱,大中城市與縣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格局尚未形成。

  社科院財經院副院長夏傑長介紹,伴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向“新常態”的邁進,2014年中國縣域經濟增速總體出現下滑,400樣本縣(市)實際經濟增長率為6.2%,相比2013年7.3%的實際經濟增長率回落了1.1個百分點。400樣本縣(市)地區生産總值佔全國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繼續呈現下降趨勢,由上年的26.1%降低到25.8%。但是,天津、浙江、貴州、河北、湖北、江西、湖南、山東、廣東、黑龍江、重慶、上海、廣西和福建等省市樣本縣(市)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逆勢上升。

  地區比較表明,西部地區樣本縣(市)地區生産總值平均增速最快,但是中部地區樣本縣(市)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地方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長速度都超過了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樣本縣(市)。

  報告建議,實施縣域經濟創新驅動戰略:規劃長三角沿江創新經濟帶和京津冀456高速創新走廊等具有國家戰略意義的地區創新中心;建立縣域經濟分類創新體系,促進縣域創新經濟協調發展;打破行政力量壟斷,推動創新資源向縣域經濟適當下移;構築能夠連接縣域經濟的大交通體系,提高縣域經濟對外交往的便利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