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科技支撐粵東西北地區經濟加速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3-09 03:31:5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粵東西北12個地市,面積約佔全省的七成,人口接近5000萬,相當於一個中等規模的省份,卻長期處於欠發達的狀態。如果把粵東西北看作一個整體,其每人平均GDP將排在全國倒數第4位。在珠三角耀眼的光環之外,粵東西北卻形成一圈“燈影”,落後於周邊省份的相鄰市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曾表示:“粵東西北發展起來了,廣東的經濟就有了兩個發動機,才能全面增強我們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鞏固華南地區區域經濟中心地位。”

  近年來,廣東省科技廳圍繞粵東西北地區經濟振興發展、主導産業做大、基礎設施升級、城區擴容提質、民生福祉改善、生態環境優化等目標任務,努力提升科技支撐粵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明確需求 傾斜支援

  省科技廳通過深入調研,召集粵東西北12地市科技局長座談會,聽取各地市現階段主導産業發展情況彙報及其發展的科技需求,研究制定《科技創新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專項實施方案(2014—2020年)》,明確在科技計劃資金方面、政策扶持方面對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給予支援。隨之下發了《關於徵集2014年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科技計劃項目建議的通知》,向12個地市徵集地方“一把手工程”項目。理清各地區産業發展及科技需求,梳理出各市通過科技創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意見和政策建議20條,徵集各市需省統籌推進的“一把手工程”項目69項。科技廳認真研究各地市提出的意見建議,對於政策有明確規定可以辦理的,由分管業務處室抓緊落實;對於條件尚不成熟,要求各處室加強指導和培訓,協助有關地區開展工作。做到“條條有反饋,件件有落實”。

  經過多方溝通與努力協調,科技廳2014年下達到粵東西北地區的科技計劃項目經費共計2.4億元,佔省科技廳年度科技項目計劃總經費的20%,經費的下達有力促進了該區域優勢特色産業的健康發展;2014年科技廳5大科技專項中全部設立粵東西北地區相關專題,傾斜支援粵東西北地區科技計劃項目,如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新設“粵東西北創新人才聯合培養項目”、農業領域設立專項支援在粵東西北地區開展的動植物重大疫病防控關鍵技術整合與應用示範專題、設立粵東西北高新區引導專項等。同時要求,粵東西北地區項目與珠江三角洲地區項目立項時差別對待,相對提高粵東西北地區項目的立項比率;加大科技與金融結合力度,以粵科風投集團為平臺,積極與粵東西北地區政府合作,構建科技小額貸款和科技融資擔保業務等網路,帶動金融資金共計2億元以上,有力地促進了粵東西北地區創新發展。

  整合資源 真抓實幹

  科技廳通過整合科技資源,實施省重大科技專項、促進産業集聚、培育發展高新區和專業鎮等措施,加快推進粵東西北地區産業發展。

  2014年科技廳投入資金約4.5億元實施“幹細胞與組織工程”等9大重大科技專項。汕頭、陽江、潮州、揭陽等市已與科技廳簽訂了重大科技專項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該地區幹細胞與組織工程、雲計算大數據管理技術、新能源汽車電池與動力系統等科技産業方面開展合作。

  對於産業集群項目投資規模達到10億元以上,發展潛力巨大的給予支援。支援河源高新區建設“廣東省通訊終端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打造手機創新型産業集群。支援清遠高新區推進日本科技産業園建設,培育新材料産業集群。推動廣東粵商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韶關高新區管委會簽署“粵商特種材料創新園”項目投資建設。設立粵東西北高新區引導專項,目前已資助粵東西北地區的優秀項目超過1億元;汕尾高新區獲得省政府批准成立,至此,粵東西北地區12個地級市現已全部建成省級高新區;支援河源市、清遠市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建設工作得到科技部肯定。

  明確粵東西北地區專業鎮産業定位,做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新型産業集群規劃,形成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地區建立以專業鎮為平臺的對口合作幫扶機制,建立專業鎮升級轉型示範區,不斷推進粵東西北地區專業鎮轉型升級。2014年,新培育認定粵東西北地區13個鎮為省級專業鎮,佔2014年新增總數的65%,全省專業鎮中,粵東西北地區專業鎮佔比達59%。

  出臺了《2014年科技金融·産業·融合創新發展重點行動》和《科技金融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建立了韶關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與中國銀行韶關分行簽署了科技金融戰略合作協議,聯合向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推行“科技通寶”金融創新産品,已成功為3家科技型企業取得融資;推動揭陽市獲批為“廣東省金融·科技·産業融合創新綜合試驗區”。在雲浮高新區建設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目前已投入營運服務。

  實現粵東西北12個市省級農村科技園全覆蓋,其中河源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升格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重點攻克了一批粵東西北農業發展共性關鍵技術,取得一批優秀成果。依託粵東西北地區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斷擴大農村電子商務平臺應用範圍。

  優化環境 提升條件

  在粵東西北地區新建省級重點實驗室7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33家,中小微企業服務平臺12個,創新驛站8個,孵化器3家,為粵東西北地區提供更加廣泛的科技服務;在粵東西北地區實施“揚帆計劃”,完成首批“揚帆計劃”12個引進團隊合同簽訂工作,4500萬省財政經費已撥付到位。第二批“揚帆計劃”有來自省內外41個創新科研團隊217名高層次人才踴躍申報。省自然科學基金“粵東西北創新人才聯合培養項目”共培養高端科技人才50名。對粵東西北地區科技幹部和科技人員實施專項培訓,共培訓200人。選派個人農村科技特派員近1000名到粵東西北開展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和成果的推廣應用。

  著重改善粵東西北地區醫療條件。目前, “十百千萬工程”在粵東西北地區的88家醫療機構開展基礎醫療器械配置、遠端健康檢測服務等;科技惠民計劃項目已在興寧市和蕉嶺縣的10家醫院配置了彩超和DR各9台,完成粵東西北6個縣市的遠端醫學技術網路系統,20家醫療機構示範應用了遠端健康監護服務體系;爭取了1762萬元扶貧“雙到”資金幫扶東源縣下圍村,村集體上升到10.6萬元,貧困戶脫貧率達到100%。

  科技廳與省林業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建設粵北山區和環珠三角週邊生態屏障、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提供科技支撐;設立資源與環境指南專題,加強環境保護、資源集約利用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完成了豐順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驗收工作,在粵東西北地區開展的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粵東西北地區乃至全省的生態文明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指導粵東西北地區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科技項目管理“陽光再造工程”,共新制定項目管理規定8個,修訂完善15個。完善科技計劃資訊公開、專家管理責任追究等制度,出臺了項目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立項管理辦法等涵蓋科技項目全流程管理制度,推動全省尤其是粵東西北地區科技項目管理科學化和規範化,更利於粵東西北地區科技項目的立項支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