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一帶一路"將提振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 發佈時間:2014-12-22 18: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記者 常理) 在中央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背景下,“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近日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召開。110余位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的相關專家齊聚一堂,為推動“一路一帶”建設獻計獻策。

  本次研討會由國家民委國際交流司、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中國社科院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研究》雜誌社共同主辦。國家民委國際司司長俸蘭在研討會上指出,絲綢之路橫貫亞歐腹地,溝通東西文明,承載著悠久的多民族文化交流傳統,是多民族交流與合作、共同發展的開放之路。絲綢之路經濟帶為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帶來又一次機遇,應通過論壇等途徑加深對相關領域問題的研究,同時,研究要以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為重點。

  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青覺在致開幕辭時説,通過對國內外形勢的分析可以看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是世界格局向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演變到一個新階段,國際力量博弈的産物,是中國首次出臺的主動影響國際秩序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理論視角。

  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麗君教授主持研討會時説,我國政府明確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並設立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基金,籌備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同時推動著中巴經濟走廊、中蒙俄經濟走廊、中印緬孟區域經濟合作。這一系列重大舉措和合作,已經拉開以“一帶一路”為著力點的區域發展新帷幕。 “一帶一路”戰略是提升我國經濟和能源安全,構建合作共贏的世界經濟新秩序的重大構想;是打破國內東中西部之間的區隔,形成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格局,擺脫梯度發展格局,拓展對外開放戰略空間的重大歷史機遇。這一戰略構想的落實,將對我國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釋放題量巨大、體量空前的潛能。

  那麼,該如何構建、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

  與會專家紛紛獻計獻策。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董鎖成針對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經濟格局,提出了建立生態文明模式、資源合作共贏模式與絲綢之路經濟共同體模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周民良認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共同選擇,要建設好國內和國外兩個環境。

  中山大學教授麻國慶分析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社會文化基礎,認為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的目標,就在於推動區域內文化交流與社會整合,從而構建區域命運共同體。

  四川大學教授石碩結合藏、漢文獻史料,對吐蕃“重漢繒”的風氣及其絲綢使用途徑進行深入探討,分析了吐蕃絲綢的文化價值,認為其使用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用價值。

  四川師範大學教授段渝從歷史和考古學視角,考察了中-印之間相互重合、多線一體的八條走廊,認為南方絲綢之路經濟帶匯聚了各種歷史文化要素,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而內涵深厚的線性文化遺産,並對建設南方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走廊提出了建議。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有力地促進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實際上,自2000年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國家先後出臺了許多政策舉措,投入了大量的經濟資源來推動西部民族地區發展,使得西部的社會經濟面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但是,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發展的絕對差距的擴大,交通基礎設施落後,自我發展能力不強等狀況迄今仍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陶春生告訴記者。

  在這樣的背景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將使得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發生巨變,由原來的東部沿海絕對主導,向東西兩翼展開逐步過渡。這樣,西部民族地區將一躍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如寧夏已經連續四年成功舉辦中阿經貿論壇和中阿博覽會,已經初步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戰略平臺,對加強中阿經貿合作、促進雙邊貿易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新疆作為西部大通道和亞歐大通道的核心樞紐,同時也是東西方貨幣融合發展的重要交匯點,未來或將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金融中心。

  陶春生認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首先可以大大提升西部民族地區對外貿易的水準;其次,它使得西部口岸作為我國中東部地區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國家連結樞紐,獲得中間機會;第三,它可以使西部地區突破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制約的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瓶頸。

  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西部地區的百姓。馬生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寧夏南部山區的農民,通過中阿交流合作,他不僅把寧南山區的馬鈴薯賣到了中東,而且把六盤山冷涼蔬菜也帶到了中東。他還在阿聯酋建立“寧夏六盤山貿易有限公司”,並且在世界很多國家建立了穩定的行銷網路和市場渠道。

  與會專家一致強調,對於民族地區來説,要制定有效的包容性發展戰略,做好本地區的規劃,有效地銜接國家的規劃,使本地區居民能充分分享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成果。此外,民族地區要練好內功,優化地方投資環境,積極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程度,提高對外引資水準,積極吸納東部的産業轉移。

  在閉幕式上,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麗君發佈了成立“中國絲路經濟研究中心”與定期舉辦“中國絲路經濟論壇”的倡議,提出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決定成立“中國絲路經濟研究中心”,中心將以求真務實的作風、開放的姿態、合作的精神,積極推動絲綢之路多民族跨區域創新研究,邊疆及沿邊地區經濟社會新型發展研究,東中西部地區一體化研究,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研究。與此同時,為積極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的深入發展,倡議學界及有關部門整合資源,共同合作,定期舉辦“中國絲路經濟論壇”。作為該論壇的倡議者,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將於明年和有關單位共同舉辦首屆國際中國絲路經濟論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