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30歲以下”的創業個性

  • 發佈時間:2015-04-30 03:32:51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任翀

  別人還在想往電影電視劇和植入廣告,可在22歲的金證濟蒼眼裏,與其讓觀眾被動接受,不如讓他們主動尋找感興趣的産品;

  別人還在想怎樣讓APP的頁面更有親和力,可在25歲的呂騁眼裏,未來的APP絕不是互相獨立的,而是從一個介面進入,就能實現不同APP之間的資源共用;

  別人還在想建立新的第三方支付渠道,可在29歲的金亦冶眼裏,“網際網路+”需要的是在最短時間用上網路支付,至於用自己的還是用別人的,並非關鍵。

  ……

  這些,都是“30歲以下”對網際網路的解讀。福布斯中文版幾天前發佈了今年的“30under30(30位30歲以下)”榜單,在新一批30位年輕的創業者中,網際網路是炙手可熱的創業沃土。

  不過,“30歲以下”的創業項目和40歲、50歲有很大的不同——有的是逆向思維、有的是去繁就簡,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是基礎。從這些項目中,不難發現“30歲以下”的獨到視角。

  在“30歲以下”的眼裏,“網際網路+”的世界更加強調“以人為本”。金證濟蒼的雲視鏈平臺,就是嘗試把強迫觀眾被動接受的植入式廣告,變成觀眾主動點擊的消費連結,而且這種消費遠遠超過現在的視頻內容:好聽的背景音樂,來自哪位歌手、哪張專輯?今年他(她)又有哪些演唱會計劃?劇情裏的浪漫餐廳,是不是也想光顧一下?是否想過雲視鏈會為你提供餐廳的自我推薦或者網友的回答?作為賣家,也可以從這種“以人為本”中找到商機:男主角的領結與“我”的小店裏一款産品很類似,那麼增加一條雲連結,就可以推動對領結有興趣的觀眾到“我”的小店裏看一看。

  不難發現,“30歲以下”的“以人為本”是更強調人的主觀願望。

  “簡單極致”也是“30歲以下”的追求。呂騁的嘗試作品是一個名叫“樂流”的音樂APP,它的界面乾淨到只有CD封面。當手按著螢幕説出你想聽的音樂名稱或者只是“我想聽鋼琴曲”時,它就能自動推薦播放出相關音樂。呂騁認為,對聽音樂的用戶來説,並不在乎APP的界面是否精細,而是關鍵訴求能否得到滿足。

  更進一步,是軟體可以簡單,但在把握用戶心理上不能含糊——比如有用戶在淩晨3點要求APP播放三次《分手快樂》,當用戶第四次播放時,歌曲終了,APP自動推送了一首 《祝你快樂》。而這,完全是後臺基於播放數據分析後自動給出的,也可以説是人工智慧的小嘗試。

  還有一個觀點是充分體現“網際網路+”的便捷。金亦冶的公司叫“Ping++”,主要提供移動支付解決方案。他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而細化的目標是用最便捷方式獲得最想要的結果。

  在移動支付領域,群雄爭霸、硝煙四起,創業企業想要佔據一席之地,困難不小。但幫助他脫穎而出的是七行代碼。這七行代碼簡化了原本冗繁的接入主流移動支付系統的程式,讓想要參與“網際網路+”的企業可以迅速“搭”上移動支付“大佬”的快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