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河上的橋,無價之寶
- 發佈時間:2015-04-30 03:32:51 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蕾
4月18日,百歲老橋——浙江路橋正式封閉大修。5月中旬,這座老橋將整體移步至150米左右的北岸“臨時廠房”中進行大修。
“修舊如舊”的大橋,將參照百年前的設計圖紙,橋面會因去掉前些年維修時加寬的部分而變窄,護欄也會改回百年前魚鱗狀式樣,它會比現在更輕,更安全,更漂亮。
百年老橋大修,是項大工程。僅拆橋就要一個月,老橋回歸,要明年初。修橋工程“精雕細作”,也讓人們對百年老橋的價值頗感興趣。路政部門表示,浙江路橋大修預計將耗費1億元,而橋本身的價值“可以説無法估量”。
據不完全統計,54公里的蘇州河上,大約有30座橋。平均不到2公里就一座橋,這些橋梁建造的年代不同,風格迥異,功能也不同,儼然是天然的橋梁博物館。
從東向西,沿蘇州河溯流而上,依次為:東段——外白渡橋、乍浦路橋、四川路橋、河南路橋、山西路橋、福建路橋、浙江路橋、西藏路橋;中段——烏鎮路橋、新橋路橋、南北高架橋、恒豐路橋、普濟路橋、長壽路橋;西段,大多是新中國成立後建造的——昌化路橋、江寧路橋、西康路橋、鎮坪路橋、寶成橋、武寧路橋、曹楊路橋、華政校園內的華政橋、凱旋路橋、中山西路橋、內環線高架橋、萬航渡路橋、古北路橋、瀘定路橋、中環真北路橋、祁連山南路橋、外環吳淞江大橋。
這些橋梁,尤其是歷史悠久的橋梁,不僅具有交通功能,在當時更擔當起蘇州河兩岸經濟交流的重任。造型迥異的橋梁,也體現了時代印記。中段的橋梁更強調交通功能,橋體外部線條簡潔明快;而西段的橋梁大多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建造的。像武寧路橋就是2008年普陀區政府為了迎接世博會在上海召開,著手進行重新裝飾,新橋借鑒法國塞納河亞歷山大三世橋式樣。
浙江路橋維修工程結束後,蘇州河上乍浦路橋和四川路橋也有望大修,相關方案正在研究。業內人士介紹,蘇州河上橋梁修繕,雖然投入動輒過億,但這些資金的投入,不僅是為了交通功能,更是為了延續上海的歷史文化風貌,從歷史遺産的角度評估,每一條老橋都是承載代代上海人記憶的“無價之寶”。
你不能不知道的橋
54公里蘇州河上,大約有橋30座
平均2公里不到就有一座橋
每一座橋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記憶
這是上海的“無價之寶”
外白渡橋
位於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匯處,是中國的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梁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自其1908年建成後,就成為上海最重要的城市地標。2008年,外白渡橋百歲之時,為配合外灘綜合交通改造及地下通道施工,外白渡橋除橋墩以外部分被從原處拆下,送往上海船廠進行大修,2009年3月大橋以原貌回到原地。
乍浦路橋
上海開埠後,美國聖公會主教 蓬恩(文惠康)在此渡口之西建造過一座浮橋。1873年,將浮橋改為木橋,亦稱白渡橋,為區別東鄰的外白渡橋,故又稱二白渡橋。1927年,木橋拆除,改建鋼筋混凝土橋,以乍浦路路名命名。近年來,車流劇增,常超荷量,致使橋墩和主梁出現裂縫,經加固修復後,只允許兩噸以下車輛通行。
四川路橋
在1878年建成時是木橋,名叫裏白渡橋,1923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梁,因毗鄰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又叫郵政局橋。1943年,正式被命名為四川路橋。最近的一次大修,是在2004年,除了對橋梁進行必要的維修加固施工外,還在橋梁外觀處理上更加注重細節,使四川路橋整舊如初,保持原有歷史風貌。
河南路橋
清光緒元年(1875年)由工部局建造木橋,名為三擺渡橋。光緒九年(1883年)又將原木橋拆除另建新橋,新橋仍為木結構。因清末橋北新建天后宮一座,故又俗稱“天后宮橋”。民國16年(1927年),原木橋拆除,改建一座長64.46米,寬18.2米的3孔混凝土懸臂挂孔橋,並命名為河南路橋。2006年6月,老河南路橋開始拆除重建,新河南路橋于2009年1月19日建成通車,橋由原來的四車道拓寬至六車道。
西藏路橋
舊名“新垃圾橋”,具有歐式韻味的西藏路橋位於上海蘇州河與西藏路的交匯處,始建於1924年。2004年,新建的西藏路橋通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