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天

移動支付市場遇颶風 銀行被網際網路金融搶了“紅包”

  • 發佈時間:2015-02-27 08: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孟凡霞  責任編輯:畢曉娟

  今年春節最紅的不是春晚、廟會,而是讓人欲罷不能的搶紅包。支付寶、微信的紅包大戰讓這兩家網際網路巨頭在朝夕之間俘獲了大量粉絲,僅除夕夜的參與人次就達到6.8億人次和10.1億人次。與網際網路紅包熱鬧的景象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商業銀行的沒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商業銀行只能充當配角,而更為可怕的是,隨著紅包遊戲的風靡,銀行在移動支付市場爭奪戰中或許將處於被動地位。

  紅包大戰的主角與配角

  支付寶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大年初三,支付寶紅包總參與人數就超過了1億。僅除夕當天,就有6.8億人次參與了支付寶的紅包遊戲,僅除夕夜支付寶紅包的收發總量就超過2.4億個,一個晚上的總金額達到40億元。而馬雲在19日零時19分發出的首個中文密碼紅包參與人數高達2998萬,網民共輸入了近1億個答案,100萬個紅包在2分36秒內即被一搶而空。而微信紅包方面,除夕當天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10.1億次,是去年除夕的200倍,在零點峰值,每分鐘有165萬個紅包被拆開。春晚全程微信搖一搖互動次數達110億次。從除夕到初五,微信收發紅包總數已達32.7億個。

  雖然支付寶、微信等網際網路企業之間你來我往的紅包大戰怒刷存在感,吸引了用戶的眼球,商業銀行也不甘落後地加入戰局。今年春節,浦發銀行信用卡成為惟一與支付寶紅包合作的銀行。浦發銀行在2月12日、14日兩天,以獨家專場合作銀行的身份,通過支付寶渠道向所有消費者公開發出1000萬個紅包。消費者無論是否持有浦發信用卡,只要在指定時間段登錄支付寶錢包客戶端參與互動遊戲都能搶得紅包,並且搶到的紅包能直接通過支付寶消費,不需要綁定銀行卡體現。

  據浦發信用卡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如此大手筆地介入紅包大戰,是希望能夠借此來拉近與客戶之間的距離,也能夠借勢這場焦點之戰來聚焦人氣、壯大品牌知名度。

  除了浦發銀行,其他銀行也借助紅包的“東風”加入進來,交通銀行手機銀行發放上萬元代金券紅包,面額1-10元。代金券可在手機銀行電影票、話費充值、手機團購、遊戲充值等手機銀行增值業務中使用,抵扣相應現金;華夏銀行通過微信公眾號搖一搖進行紅包發放,金額在2-5000元不等。如果客戶沒有華夏銀行卡,可按照搶紅包頁面提示註冊華夏銀行直銷銀行後直接領取。如果客戶有華夏銀行卡,可登錄華夏銀行移動銀行後直接領取(未註冊移動銀行的需先註冊)。據悉,此次紅包活動從2015年2月18日開始發送,持續至3月5日,每天發送時間是17-23時。華夏銀行每天推送1萬-2萬個紅包,紅包金額隨機産生,最低2元、最高5000元。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也注意到,不少銀行的春節活動都集中在了微信等網際網路移動端。顯然,在這場紅包大戰中,商業銀行只是遊戲的參與者,而不是規則的制定者。

  此外,銀行搶紅包大多是為了推廣自己的手機銀行客戶端,用戶使用還需要進行程式跳轉,因此體驗感並不如微信紅包或支付寶紅包順暢。例如,華夏銀行推出的搶紅包活動,需要在客戶搶到紅包後3天內在華夏銀行直銷銀行或移動銀行領取使用,過期作廢。

  紅包背後的移動支付爭奪戰

  事實上,紅包之爭已成為網際網路金融瓜分移動支付領域的一把利刃。對於移動支付而言,紅包是個很小的應用場景,但紅包的傳遞性卻是無可比擬的,它一頭連著錢,一頭連著人,既和支付相關,也和關係鏈相關。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紅包大戰的本質是對移動支付市場用戶的爭奪。目前,紅包的作用主要是擴大移動支付場景,為下一步移動支付的全面開戰打下基礎。春節紅包作為移動支付的一個重要場景,各方都不想落後,都想盡可能地獲取更多的用戶,為以後在支付領域提供條件。

  易觀智庫此前發佈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去年四季度數據顯示,第三方支付市場移動支付(不包含短信支付)交易額規模近2.7萬億元,環比增長率達31%。來自央行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共發生電子支付業務333.33億筆,同比分別增長29.28%。其中,移動支付業務45.24億筆,同比增長170.25%。移動支付雖佔電子支付行業總量份額偏小,但增長勢頭強勁,這也是吸引巨頭拼殺的動力。

  易觀智庫分析師馬韜認為,紅包最大的功勞就是培養了一批消費者和企業用戶,有了移動支付的習慣,就會有許許多多的使用場景。而網際網路公司斥鉅資慷慨發紅包,其野心不止于支付領域,而是瞄準構築在支付體系之上的O2O大平臺。如微信錢包,不少人都是在去年的微信紅包活動中被“勾引”著綁定了銀行卡,如今,微信錢包已開通話費充值、理財、打車、彩票、網購、訂餐、公益、電影票等多種業務,涵蓋了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紅包爭奪戰的愈演愈烈對銀行的衝擊不僅僅局限于移動支付領域,甚至會對銀行資金造成影響。以微信紅包為例,如果使用者在微信零錢裏沒有餘額,就需要綁定銀行卡進行充值,造成大量資金流出原來所在的銀行,進入第三方支付平臺,沉澱資金的數量應該相當可觀。利用微信錢包的功能,能夠極為便利地實現點對點或點對多的定向轉移支付,而這些轉移過程都完全發生在銀行業務之外,切斷了銀行與客戶之間的直接聯繫。同時,隨著微信、支付寶等App使用場景的擴展,搶紅包得來的錢可以很方便地用於打車、手機充值、購物消費,而不是通過提現操作回到原來的銀行賬戶。

  銀行如何應對被蠶食的移動支付市場

  在我們的印象裏,傳統商業銀行一直都是身披各種光環的高富帥,但不可否認,在娛樂性和實用性的體驗上,以微信紅包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遠遠超出了商業銀行。在這一領域,銀行亟待創新和突圍。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移動支付的競爭在於流量,微信的紅包可以將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吸引潛在客戶。但如何把搶來的紅包轉化為支付,是一個從社交娛樂行為演變成金融行為的過程。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在金融專業性和安全性方面,商業銀行具備優勢。

  對於此次許多銀行和網際網路企業合作推出紅包活動的做法,一位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直言,目前不少消費者已經養成了移動端使用金融服務的習慣,所以通過多渠道、以紅包吸引眼球的推廣方式,勢必進一步帶動大批客戶綁定和使用相應銀行卡進行各類支付。對於阿裏和騰訊,打響聲勢浩大的紅包大戰旨在培養用戶習慣、壯大彼此旗下的兩大支付平臺。而傳統金融機構的介入,不僅是這些網際網路支付平臺的基礎性支撐,也是它們處於行業上下游以及業務上相互依存的合作夥伴,傳統金融機構無需站隊即可得益。

  銀率網理財分析師毛亞斌表示,銀行和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推廣搶紅包活動,能夠增加其微信賬號的關注用戶和綁定銀行卡的用戶數量,這種推廣方式對於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來講,成本不會高於他們通過其他渠道吸引用戶的成本;對於銀行來講,微信銀行已經推出一年有餘,搶紅包活動無疑會激勵用戶為微信銀行綁定銀行卡。

  事實上,目前無論是手機銀行還是支付寶錢包、微信錢包等第三方移動支付平臺,都存在著較多的業務重合,如購買電影票、網上支付、轉賬、交水電煤氣、手機充值、信用卡還款等,而網際網路平臺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多用戶的青睞,是因為更貼近用戶。

  分析人士表示,對於目前各家商業銀行推出的手機銀行、微信銀行來説,以服務為出發點提高客戶黏性、增強使用頻率,面向特定客戶提供“個性化”、“智慧化”的服務,同時,強化其金融屬性,例如申請信用卡、信用卡賬務管理、綜合理財、貸款功能等,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業務的延展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