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江西加速確權激活沉睡農地資産

  • 發佈時間:2015-04-29 01:00: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深化農村改革的基礎性工作,新一輪農村土地確權目前正在全國開展試點。雖在去年未被列入國家3個試點省份,江西省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率先開展新一輪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進度和成效走在試點省前列,成為“不是試點的試點”。

  在開展土地確權的基礎上,江西還積極建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等,激活了沉睡多年的土地資産,釋放了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不聲不響”搞確權土地流轉提速增效

  宜春市銅鼓縣帶溪鄉西村村的吳興榮,是江西領到新一輪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第一人。今年66歲的他告訴記者,去年3月,當地開始開展土地確權,5月11日他就拿到了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前後只花了兩個多月時間。翻開吳興榮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他家9塊地的編碼、位置、形狀、實測面積、東南西北四至界限、參照物、承包年限等詳細情況,都標得清清楚楚。

  宜春市農業局副局長易勇波説,2014年,宜春市按照江西省統一部署,推進以“定成員、準登記、確實地、賦真權、頒鐵證”為主要內容的新一輪土地確權。目前,全市開展確權工作的鄉鎮有182個、行政村2284個、村民小組26678個,分別佔總數的97.32%、99.60%和99.34%。

  作為深化農村改革的基礎性工作,土地確權涉及面廣、工作量大。2013年,中央提出用5年時間完成這項工作,並於去年在山東、安徽、四川3省開展試點。由於工作難度較大,確權進展緩慢。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988個縣、1.3萬個鄉鎮和19.5萬個村開展了這項工作,約佔全國總數的69%、40%和33%。

  記者了解到,江西目前有確權任務的111個縣市區、1501個鄉鎮,都已陸續開展了這項工作。其中,97%的村民小組完成了調查摸底公示,65%的村民小組完成了調繪勘測,49%的村民小組進行了調繪勘測公示,並於去年5月份開始陸續頒發證書。

  江西省農業廳黨委書記陳日武説,經過一年的努力,江西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進度和效果,已“不聲不響”地走在了全國前列,得到了國家農業部的充分肯定,認為工作比試點省份做得還好。目前已有福建、湖南、河北、河南等省農業部門前來考察學習。

  記者在江西調查發現,這裡的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不僅進度快,而且很平穩。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生一起出村組陳情事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對那些情況特別複雜、一時難以調解的矛盾和糾紛,江西的做法是,不為趕進度而急於求成,避免影響確權工作大局。陳日武説:“我們提出今年基本完成,就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先易後難,剩下5%等今後時機成熟了再推進。”

  土地確權的目的,在於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記者調研發現,在土地確權基礎上,江西省積極建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等,有效釋放了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隨著土地流轉的加快,江西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呈現出加速涌現的勢頭。截至2014年底,全省家庭承包地流轉面積973.8萬畝,比上年增加50%,流轉率超過30%;家庭農場從600家迅速增加到22000多家,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較上年分別增加15%和29.8%。此外,農民還通過抵押、入股、出租土地等方式,拓寬了增加財産性收入的渠道。

  牽住頂層設計“牛鼻子”尊重實際不搞“一刀切”

  基層幹部反映,新一輪農村土地確權的難點,在於政策上存在諸多不明確的地方,基層在操作時拿捏不準,因此不敢輕舉妄動。

  為破解這些難題,江西省先後派出100個調研組,深入全省432個鄉鎮、914個村、5450個農戶和農業經濟組織,訪談農民25196人次,形成調研報告300余篇。在此基礎上,江西出臺了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方案,發佈了《確權登記頒證若干問題解答》《深化農業農村體制機制改革50題問答》等指導性文件,為確權工作提供了較為完善的頂層設計。

  “頂層設計是改革的關鍵。”江西省農業廳黨委書記陳日武説,通過加強頂層設計,我們解決了土地確權中存在的三大敏感問題:首先,在確權中明確以二輪承包為基礎,但也尊重農村實際和農民意願,允許對承包地做小幅調整,但不能推倒重來;其次,確權中多出來的土地面積,歸原來承包戶所有;其三,除工業園區、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和開展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土地外,其他一律確權確地,對確權確股不確地的,要做出編號、標明面積。

  做好頂層設計只是第一步。確權工作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每個縣、鄉、行政村、村民小組的情況也是千差萬別,因此,儘管有了頂層設計,也難以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

  江西省在土地確權中明確提出,要以農民為主體,把主陣地設在村組,省裏不搞統一模式、不搞“一刀切”。在牽住頂層設計“牛鼻子”、確保政策底線的情況下,賦予基層充分的自主權。確權方案制定、農戶地塊確認、矛盾糾紛化解等重大事項,都交由村集體或經濟組織成員大會討論決定。

  “把重心設在村組,發動群眾齊參與,確權工作的許多難題就迎刃而解了。”陳日武表示,這是江西在開展土地確權登記工作中探索出來的一條有效經驗。

  確權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難度不小,僅僅依靠農業部門的力量難以推動。江西土地確權推進較快,還得益於形成了“五級(省、市縣、鄉、村)書記親自抓,四套班子(黨委、人大、政府、政協)齊上陣,十萬幹部下村組,千萬農戶共參與”的工作格局,形成了一套土地確權的“江西工作法”。

  為保證確權工作的順利進行,江西專門設立了農業和農村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各設區市、縣(市區)、鄉鎮成立了由黨委一把手為組長的領導機構,把土地確權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

  土地確權陷法律困境基層盼統一指導政策

  在新一輪土地確權工作中,江西也遇到了一些待解的難題。記者調查發現,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基層幹部群眾普遍反映,當前仍面臨現行法律法規與實際情況相悖、相關法律法規之間相互矛盾等。這些問題亟需國家有關部門加以調整和完善,否則,將影響農村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改革效應的充分釋放。

  我國現行農村土地承包法與農村實際脫節,是基層幹部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之一。

  江西宜春、鷹潭、上饒等地基層幹部表示,《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調整承包地,即便增人也不能增地,減人也不能減地。但從農村實際來看,大部分地區由於婚喪嫁娶等原因,土地一直隨人口變動而“三年一小調、五年一大調”,現在農村土地承包關係和二輪承包時發生了很大變化。

  上高縣副縣長陳海榮説:“以往,這種調整雖與法律相悖,但一直處於默許狀態,而這一輪確權將從政策上使這種調整合法化,這便與現行土地承包法産生明顯衝突,使土地確權陷入法律困境。”

  我國現行農村土地承包法是2003年實施的,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為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隨著農業農村形勢的變化,這部法律與農村現狀出現了諸多不相適應的地方。

  記者在銅鼓縣調研了解到,當地一農村青年因盜竊被抓,公安部門在審訊時問他為什麼盜竊。他説,他出生在二輪承包之後,村裏沒有分給他土地,他不盜竊吃什麼?銅鼓縣農業局局長金霄表示,土地確權前,農村各地還可以根據人口變動對土地進行動態調整;確權後,這種調整就不可能了,將會引發許多社會問題。

  基層幹部建議,《農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改,應結合當前農村土地權屬關係現狀和正在開展的土地確權工作,對承包地不得調整的相關規定進行修改,使之更貼合農村實際。

  江西省農業廳農經處處長劉國昕建議,在法律修改前,要儘快以國務院名義統一齣臺政策,指導全國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特別是缺失性的政策要抓緊出臺,法規不明確的抓緊修訂,口徑不一致的要統一口徑。

  配套措施不完善顯滯後須防過度規模化非糧化

  基層幹部認為,土地確權只是深化農村改革的基礎性工作,當前除相關法律法規亟需調整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及農業支援體系等配套政策,也已顯滯後,使現代農業的發展和農村改革的深化遇阻。

  首先,應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政策,出臺可供基層操作的實施辦法和細則。

  “中央提出承包經營權可用於抵押擔保貸款,但金融部門對此後顧之憂太多,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一旦出現風險,如何來處置這個經營權。”陳日武説,銀行也是要講究效益、追究責任的。當前,土地的所有權是集體,承包權是家庭,經營權是企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一旦出現問題很難處置。

  其次,應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流轉政策,防止土地過度規模化。

  土地確權後,吸引了大量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一些工商企業流轉土地面積動輒成千上萬畝,這樣的經營規模是否過度?是否符合中央提倡的“適度規模經營”?

  宜春市農業局副局長易勇波説,農業過度規模化往往和非糧化是連在一起的。一些工商企業大規模流轉土地,種植的大都是效益較好的經濟作物,有的甚至非農化。建議國家加強制度設計,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防止非糧化、非農化現象發生。

  三是進一步完善農業支援體系,提高農業資金使用效率。

  當前,我國支農惠農政策很多是和田塊面積掛鉤、直接補貼給農民的,以至出現了“種田的沒補貼、不種田的拿補貼”現象。從江西情況來看,土地確權後,農戶將普遍增加三分之一左右的土地面積,但這部分補貼卻不會增加,現有農業補貼體系的問題將進一步凸顯。基層幹部建議,國家可以此為契機,對現行農業補貼政策進行調整優化。

  陳日武説,去年國家給江西的農業支援資金是118億元,其中有50億元以直補等方式發給了農民。但多數基層幹部認為,這部分資金“就像撒了胡椒面”,發揮的效益非常有限。

  記者調研還發現,此次土地確權提出將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承包關係將保持穩定且長久不變。這讓很多農民誤認為今后土地就是自己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土地私有化的認識誤區。

  採訪中,當問及土地確權後帶來的新變化時,不少農民對記者表示,以前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不穩定,一塊田這幾年你種,過幾年可能他種。“確權登記頒證後,這塊田就是我自己的了。”

  基層幹部反映,這種認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積極之處在於農民比以前更加愛田護田,消極之處是存在一定偏差。如果不加以糾正,將導致今後農村土地在徵用、流轉、管理等方面面臨諸多難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