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視角下的漢中旅遊嬗變
- 發佈時間:2015-04-29 01:00: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季,徜徉在百萬畝油菜花的海洋裏,與鄉間的蜜蜂蝴蝶嬉戲;夏天,踩著青木川古鎮的青石板路,從腳板到心頭都是冰涼的愜意;秋季,坐在鋪滿紅葉的黎坪國家森林公園的潺潺溪流旁,感受清泉石上流的靜雅;冬季,在紫柏山國際滑雪場,來一場與冰雪有約的盛會。
漢中的一年四季是彩色的,漢中的旅遊業也屬於全季、全域,無論任何時候、走到哪,你都可以感受到漢中歷史的厚重、自然風光的獨特,以及漢中人的樸實與好客。
全市佈局、全景覆蓋、全局聯動、全業融合、全民參與,這是漢中市自2014年起,打造全域旅遊品牌的發展思路。實施全域旅遊工程,就是圍繞建設國內一流特色旅遊目的地,全方位開發生態旅遊、休閒度假産品,著力培育消費熱點、延長産業鏈條、提升發展內涵,推動旅遊産品特色化、旅遊服務規範化、遊客進出便利化、旅遊環境優質化,全力打造“兩漢三國、真美漢中”城市品牌。
把全市2.7萬平方公里作為一個景區,整體謀劃、統一規劃、全面打造,四季有亮點、處處皆景觀,建成互聯互通、快捷進出的全域交通網路,使景區景點有機相連、連線成片,這是漢中市旅遊“硬體”的全域化;整合資源、資金、人才、技術,統籌調配、集中使用,促進産業集聚集群,引導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自覺樹立人人都是旅遊資源、個個都是導遊主體的理念,這是“軟體”全域化。
“全域旅遊工程的實施,掀開了漢中旅遊業發展的新局面。”漢中市文物旅遊局局長楊明全説,隨著全域旅遊品牌的建設,2014年全年,漢中接待遊客262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31.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6%、23.9%。旅遊業總收入相當於全市生産總值比重達到13.3%,增加1.3個百分點。
以漢中所轄的留壩縣為例,作為一個人口只有5萬多人的秦嶺山區小縣,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一直是留壩的優勢。縣域內既有紫柏山這樣隨著海拔變化呈現出多種植被風貌的旖旎名山,也有張良廟這個相傳“初漢三傑”之一的留侯隱居之所。
近年來,留壩作出了實施“旅遊一業突破”的戰略部署,堅持全域化佈局、市場化運作、項目化推進,傾力打造“全域留壩、四季旅遊”品牌,走出了一條以旅遊業引領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路子。
“綠野仙蹤”賞花季、“尋找22度夏天”清涼季、“上帝的調色板”賞秋採摘季、“雪飛情暖”冰雪季的四季特色旅遊品牌,已成為留壩縣招徠遊客的天然名片。2014年,全縣接待遊客149.4萬人次,綜合收入7.2億元,旅遊帶動三産增加值佔全縣生産總值的56%,帶動全縣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年增收613元,“一業興百業旺”的發展局面正在形成。
“小縣發展旅遊産業必須舉全縣之力。”留壩縣縣委書記許秋雯説,以全域視角,將留壩優勢資源打造成旅遊産品,以多業態推動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的轉變。
旅遊文化産業快速發展,促進了漢中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商務流等要素有效聚合,拉動全市經濟快速發展。2014年新增的旅遊直接就業就達1萬餘人,帶動間接就業約5萬人。每年油菜花海文化旅遊活動和重要節假日期間,漢中餐飲、住宿場所更是一位難求,同時也促進了農副産品、特色食品行銷旺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不斷攀升。
推進全域旅遊,也為漢中旅遊業形成産業化提供了絕佳的契機。一産結合旅遊上大力發展休閒農業、觀光農業,二産結合旅遊建園區,三産立足自然生態培育壯大休閒度假,依託環境優勢開發養生養老、文化娛樂,圍繞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旅遊地産、特色商業。以“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方式,支援建設大型旅遊購物商城、旅遊購物超市、旅遊專賣市場,促進産業鏈條延伸。
目前,旅遊文化産業已成為漢中重點培育壯大的五大産業之一,隨著張騫墓在2014年成功進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漢中旅遊資源的觸角進一步得到延伸。力爭到十二五末,漢中年接待遊客將突破25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150億元、相當於全市GDP的15%。
未來,漢中實施全域旅遊工程的重點,將是做精做大旅遊景區,做優做強旅遊城市,做特做美旅遊村鎮為抓手,最終依託現代交通紐帶,形成西安—漢中—九寨溝國際生態旅遊線和西安—漢中—成都蜀道旅遊線。
“旅遊文化業上,要堅持融合發展,深入實施全域旅遊工程,下功夫解決交通和服務品質兩大制約,開發經典旅遊線路,串起金牌旅遊景點,加快建設一流特色旅遊目的地。”漢中市委書記魏增軍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