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強軍視野下英才“井噴”

  • 發佈時間:2015-04-28 01:31:3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關注軍校教改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春意融融的解放軍資訊工程大學一隅,人聲鼎沸,鼓聲震天,該校三院“軍盾杯”軍事大比武如火如荼,紅藍綠三方激烈對抗,只見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學員眼神如刃、吼聲如雷、疾步如電,率先衝向3000米終點!她叫蘇航,同學們親切稱她“國際航”,因她代表大學首次參加國際“桑切斯特”集訓成績優異,還因她多次斬獲國際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更因她身上那一股當代中國軍人矢志強軍興軍的“國際范兒”。

  如何培養新一代革命軍人?如何批量培養“蘇航式”的強軍英才。三院黨委一班人敏銳感到,辦院育人必須要有強軍視野,既要看到強軍興校全局,也要看到學院在全局中的時代坐標,更要看到人才培養的末端需求和現實差距,尤其是要在培育新一代革命軍人的實踐中做明白人。

  強軍視野升級“育才夢”

  育人理念需革弊鼎新。有的同志認為,學院長期為國防資訊安全的關鍵防線培育人才,強基鑄魂按經驗辦就行了;專業技術類學員搞好學習就行了,血性弱些很正常;戰鬥力標準太宏觀,實際工作中按部就班就行了等等。

  這是思維定勢,更是視野狹窄。院黨委為此連續組織兩級黨委中心組聯動學習討論,教研室主任、學員管理幹部建言獻策,大家思想激蕩、無畏交鋒、破除病根。院長汪年春一針見血地指出:“踐行強軍目標關鍵在於實踐,要在強軍視野下全面升級育才版本,在育人理念、育人體系、育人末端全面對接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時代要求。”

  該院把“四有”培育目標具體化、細節化、可操作化——

  實實在在鑄魂。著眼鑄牢學員聽黨指揮的軍魂,教育學員堅決做到時刻愛黨護黨、言行一致,令行禁止、隨叫隨到、指哪打哪。

  真抓實幹強能。優化學院育人體系,融合育人資源,搭建精武強能平臺,提升學員打仗所需、任職所需、戰位所需的素質能力。

  強化血性虎氣。正視專業技術學員血性不足,鼓足學員日常精氣神,培塑戰鬥精神,要求學員平時敢於當先鋒、打頭陣,不怕苦、不怕累。

  倡導敬德畏法。有品德是保持本色、樹好形象的保證,引導學員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做到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

  這就是三院人的新版“育才夢”。院黨委一班人認真對照“四有”標準,自覺校正思想和行為偏差,確立操作可行的育人目標和舉措,切實做到內化於心、外化于行,轉化為辦院育人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

  育人者回爐再淬火

  院黨委一班人處於學院育才體系的頂端,他們敢於刀口向己,率先突破突圍: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固化,在“三嚴三實”主題教育中全面檢視自身、狠抓整改,再次赴焦裕祿紀念館砥礪鑄魂,帶頭參加野戰拉練和蹲隊住班。

  他們把拓寬育人視野作為重中之重:院長、政委參加總部相關部局交班會、業務會,指派一名副院長深度參與軍內行業領域戰略規劃的制定,指派一名常委到一線作戰部隊代職一年。

  “我們要準確把握教研室戰鬥力標準的內涵和要求,要在資訊戰場的‘血雨腥風’中催生學科戰鬥力,錘鍊血性虎氣,感染教育學員,著力提高對強軍英才培養和新質戰鬥力建設的貢獻率。”徐開勇教授在戰鬥力標準大討論會上的發言引起共鳴。

  該院開展教學內容大盤點:查與部隊需求結合緊不緊,查最新科研成果是否融進去,查育人本位是否真正到位。組織教學方法大梳理:整治照本宣科,落實實踐教學,深化教學互動,教學比武常態化。組織教員去軍內外知名高校聽課、分批送學深造、與一線部隊結對子。

  實施學員營幹部“素質提升”工程,開闊隊幹部育人視野,常態組織隊幹部參加兩級黨委中心組聯動學習和政工聯席會,組織隊幹部到總部機關、一線部隊調研,機關與基層聯署辦公。組織學員問卷調查,糾治學員營建營育人問題。

  全維搭建育人平臺

  “四有”培育目標具體化、細節化,為制定實施路線圖打下了堅實基礎。該院融合全院育人資源,全維搭建育人平臺,形成了由課堂、品牌、文化、精武、科研、法規、俱樂部等七大平臺為主體的育人體系——

  創建品牌育人平臺。該院已形成四大品牌為支撐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體系。“愛心遠航”品牌旨在培塑學員忠誠于黨、服務人民的精神品質。“踏著學長的足跡前進”品牌旨在實現“理論引領、文化引導、實踐引為”。“軍報引領我成長”品牌旨在發揮軍報作為“天天見面的指導員”的強大育人能量。“精英夢翔”品牌旨在激勵學員以實現個人精英夢來托舉強軍夢。

  完善文化育人平臺。定期舉辦科技文化節、“強軍戰歌”大賽,創建軍盾書院、專業文化專修室、院史展覽室,開設專業榮譽教育課,夯實了學員熱愛專業、矢志強軍的思想素質根基。

  搭建精武強能平臺。堅持入伍入校野戰演練、畢業綜合演練,開展“軍盾杯”軍事比武、“功夫之王”挑戰賽等等,實現精武強能、以賽促學,為學員搭建了綜合素質培養與展示的大舞臺。

  普及科研育人平臺。要求所有學員參加學術活動,研究生全員、本科學員擇優參加科研項目,這是該院一項“硬杠杠”。積極引導學員利用科研學術機會參加部隊演練、合作研究、技術支援等強軍實踐,強化學員踐行強軍目標、獻身強軍使命的理想信念和素質能力。

  強化法規育人平臺。成立全院行管網路小組和自主管理委員會,堅持依法從嚴治院、從嚴治隊,嚴格執行條令條例、《軍隊基層建設綱要》等法規制度,強化學員法治信仰,培養學員法治精神。

  逐浪追夢英才“井噴”

  鮮花獻英雄,巾幗展英姿。在剛剛結束的資訊工程大學運動會上,三院女學員劉敏獨攬四枚金牌,成為賽場風雲人物。這個女生不一般,她年年被評為優秀學員,在多次學科競賽中拔得頭籌,獲得2014年度校長獎學金,還是“愛心遠航”品牌的領銜者。

  該院像劉敏這樣“享譽信大、信大驕傲”的學員不勝枚舉:欒一非獲得國際國內大賽大獎近10個,還成為北京2014模擬聯合國大會傑出代表、第一屆資訊工程大學模擬聯合國秘書長;陳瑞柯撰寫的學術論文發表在德國SCI檢索期刊,這是該校第一次由在讀本科學員發表並被SCI檢索的文章。蘇航代表該校首次參加國際“桑切斯特”集訓載譽歸來。劉江博士作為骨幹參與研製的某資訊安全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教員隊伍英才群體既為學員提供了成長樣本,更標誌著學院辦院育人核心能力顯著增強。“專用晶片設計團隊雖然起步晚,但敢於擔當、追求卓越,研製了某款專用晶片,填補了國內空白,進入國家晶片設計領域的第一梯隊。”院領導提起專用晶片設計教研室讚不絕口。

  2014年是該院豐收之年,牽頭成立一個全軍性的協同創新中心,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4名教授被確定為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工程拔尖人才。研發生産的2000多臺套某系列安全裝備配發全軍並形成戰鬥力。

  強軍興校正當時,逐浪追夢英才“井噴”。該院一個學員營被評為“總參基層單位標兵”,並榮立集體二等功;一個學員營被評為大學“學習成才先進團組織”;一個學員營被評為“河南省擁政愛民模範單位”;獲得全校唯一一個研究生閱兵優勝方陣;1人被評為“優等生”;1人獲校長獎學金特別獎,15名學員獲校長獎學金年度獎;獲得全國以上學科競賽一等獎10余項,受到校院表彰的100多人次;在剛剛閉幕的大學運動會上,獲得13塊金牌,獎牌總數達45塊,成為本屆運動會的大贏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