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外合拍片如何才能成功?

  • 發佈時間:2015-04-22 15:30:5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孟妮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外電影業合作是歷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一大主題,今年也不例外。

  正在進行的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美國製片人湯姆·德桑托、美國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中國香港導演徐克、南韓CJ娛樂公司CEO鄭泰成、美國導演詹妮弗·尤·納爾遜(余仁英)等大佬齊聚中外電影合作論壇,共話中外合作之大計。

  找到“共通點”

  提起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很多中國影迷並不陌生。就在不久前,由他導演的中法合拍電影《狼圖騰》在中國熱映,創造了近7億元的票房,在法國等歐洲國家上映後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談及《狼圖騰》的創作歷程,讓·雅克·阿諾在論壇上表示,創作時給了所有參與人員最大的自由,“中國上映的版本與在歐洲的一樣,劇組裏只有7個法國人,和中國的同事合作並不困難。”《狼圖騰》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讓·雅克·阿諾認為,是找到了全球觀眾的情感共同點。該片的熱映也證明了合拍片是可以成功的。“我並非用法國人的角度來看待這部電影,而是用電影人的角度,用開放的心態去了解不同的文化。”

  美國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也表示,合拍應找到全球觀眾的情感共鳴點。“人與人之間是有默契的,每個國家的每個人都會唱歌跳舞,會墜入愛河,會有爭吵,做電影就是通過故事的方式傳達這樣的資訊。人性有共通的部分,無論是中國故事,還是法國故事,合拍就是要找到互通點。”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如是説。

  不僅外國導演,中國導演對此也深信不疑。徐克在論壇發言中就表示,電影最重要的就是要打動觀眾。“《智取威虎山》這個題材多年前曾打動我,怎麼才能打動觀眾?需要有強烈的情感來推動這個故事,找到過去與現在的感情聯繫。”

  當然,除了情感,歷史文化、價值觀等得共通性,也可能成為一部合拍片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去年上映的中韓合拍片《重返20歲》也獲得了票房的成功。談及原因,南韓CJ娛樂公司CEO鄭泰成認為,中韓兩國觀眾的歷史文化、價值觀等有很多共通之處,“好的合拍電影放到市場上,不僅可以獲得中韓觀眾的認可,還可以推廣到其他國家。讓中國的電影被更多的人了解。”

  注重“角色”塑造

  除了找到“共通點”,對於一部成功的合拍電影來説,角色的塑造也尤為重要。這點從《功夫熊貓》《變形金剛》《X戰警》,以及前不久上映的《速度與激情7》等電影在全球市場的大獲成功中可見一斑。不難發現,這些電影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成功塑造了一個角色。

  美國製片人湯姆·德桑托在論壇上就表示,“尤其對於系列電影來説,角色是最重要的,當然故事也很重要。”

  談到他與中國合作的項目《封神天下》,他表示,“雖然這個角色是中國的角色,但視角是全球的,所以這個角色一定會引起全球觀眾的共鳴。”

  “我們會以今天的角度闡述這個故事,在中國人物的基礎上加入國際視角,讓全球觀眾都能得到共鳴。中國的神話對世界觀眾來説比較陌生,可以用電影的方式傳遞出去,我覺得是很有潛力的。”湯姆·德桑托説到。

  美國導演詹妮弗·尤·納爾遜(余仁英)也有同感。她表示,最開始製作《功夫熊貓》是因為喜歡功夫,“熊貓這樣一個可愛的角色,一定會得到全球觀眾的喜愛。”

  據了解,即將出爐的《功夫熊貓3》由東方夢工廠製作,“為了讓電影更加完美,有更強的中國意味,我們與東方夢工廠達成了合作。這讓我們有了更好的機會,獲得第一手的中國美學,中國藝術家也受邀來做製作,讓雙方在這個過程中相互學習。文化差異其實是好事,當有不同視角的人聚到一起,會産生更多價值。”余仁英還透露,《功夫熊貓3》在口型設計上有直接的普通話版和英文版兩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