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那些為中巴友誼公路早日復通的努力

  • 發佈時間:2015-04-19 07:58:0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吉爾吉特出發,新華社記者驅車一路向北,兩小時後便抵達喀喇崑崙公路改擴建項目一期工程的最後節點堰塞湖改線段。在略顯昏暗的隧道內,中巴兩國的建設者正在緊張作業,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讓中斷通行5年的公路早日重新貫通。

  連接中國新疆喀什與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穿越喀喇崑崙、喜馬拉雅、興都庫什三大山脈和帕米爾高原的冰封雪原和懸崖峭壁,喀喇崑崙公路被稱為“天路”。

  而它又有著另外一個名字——中巴友誼公路。這條1966年動工建設、在中國援助下建成的巴北部地區唯一對外經濟生命線,實現了當地民眾與外界聯通的夢想。建設的12年間,數百名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為此獻出了生命。

  由於年久失修,2006年中巴兩國決定對公路進行改擴建。兩年後,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實施的改擴建項目一期工程正式啟動。這一項目南起雷科特橋,北至中巴邊境紅其拉甫口岸,全長335公里。

  2010年1月,項目中段途經的吉爾吉特-伯爾蒂斯坦省洪扎地區山體因暴雪發生大規模滑坡,半座山瞬間垮塌,截斷山下的河流,逐漸形成一個20多公里長的堰塞湖。山下原有路段被淹沒,公路被截成兩段,通行中斷。公路的中斷不僅給當地人的生活以及兩國的人員和貿易往來帶來極大不便,還使改擴建項目受到巨大影響,材料設備運輸變得十分困難,施工成本也大幅增加。

  中國路橋公司董事長文崗告訴記者,堰塞湖形成後,公司一方面選派精兵強將對堰塞湖段進行改線設計,另一方面克服各種困難,力保其他路段按期完工。

  2012年9月,改線段項目開工。改線段新建5條總長7公里的隧道,同時架設4座橋梁並鋪設14公里路面,以解決堰塞湖難題。

  在改線段以外的其他路段,山體崩塌、洪水、泥石流和雪崩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但中國建設者迎難而上,順利於2013年11月30日按期完成了除改線段外的全部工程,平坦寬闊的公路獲得了巴方官員和百姓的交口稱讚。

  文崗對記者表示,改線段項目目前進展順利,預計將於今年9月完工,屆時公路將重新貫通,從雷科特橋到紅其拉甫口岸的時間將從改擴建前的14小時縮短到7小時。

  阿裏是一名司機,他和兩個弟弟從2008年起就為中國路橋公司工作。阿裏告訴記者,中國路橋公司的工資較高,而且從不拖欠,他們非常珍惜這份工作。

  阿裏説,他的兩個弟弟起初只是雜工,經過培訓,他們現在一個會開裝載機,一個會開拌和機。三兄弟賺到錢後已經分別蓋了房,還給父親買了車,並資助弟弟妹妹上學。

  阿裏一家只是參與項目的當地人的縮影。6年多來,中國路橋公司的項目極大地促進了當地居民就業。用工高峰期時,每月有近4000名當地人在項目工地工作。

  文崗説,改擴建後的公路將成為中巴經濟走廊的橋頭堡,極大地推動兩國在貿易、能源、通信、人文等領域的合作,促進公路沿線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吉爾吉特-伯爾蒂斯坦地區首席秘書拉賈對記者説,互聯互通是發展的前提,公路重新貫通後,近年來因交通不便而大幅下降的巴中陸路貿易將再度繁榮起來。隨著縱貫全巴的巴中經濟走廊的建設,這條公路的重要性將更為凸顯,它不僅將造福巴全體人民,也將使更廣闊的地區實現共贏與發展。 (記者陳鵬)新華社伊斯蘭堡4月18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